__declspec(dllexport)和__declspec(dllimport):
__declspec(dllexport):編譯器看到一個變量、函數或者C++類被它修飾,那么它就知道應該在生成的DLL 模塊中導出該變量、函數或C++類。
__declspec(dllimport):編譯器看到一個變量、函數或者C++類被它修飾,那么它就知道可執行文件或DLL的源文件需要從其它DLL模塊中導入一些變量和函數。
DLL的導入段:
構建可執行模塊時,可執行模塊還可以包含一個導入段,其中列出了所有它需要的DLL模塊的名稱,對列出的每個DLL,該段還記錄了可執行文件的二進制代碼中引用的函數和變量的符號名。DLL中也有同樣的導入段,記錄它所需要的模塊名稱和函數、符號名。
DLL文件導出段:
鏈接器生成DLL的文件中會嵌入一個導出符號表,這個導出段列出了導出的變量、函數和類的符號名。
extern "C"作用:
extern "C" 用來告訴編譯器不要對變量名或函數名進行改編,這樣C/C++或任何編程語言編寫的可執行模塊都可以訪問該變量或函數。
創建兼容DLL:
C++支持函數重載,C語言不支持函數重載,C++編譯器會對函數名進行修改,而C語言則不會。為了用Microsoft工具包構建一個能與其它編譯器廠商的工具包鏈接的DLL,必須告訴編譯器不要對導出的函數名進行改編。
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
1、extern "C" 修飾導出函數、變量和類;
2、為項目創建一個.def文件;
LIBRARY "dll-name.dll"
EXPORTS
func-name @ 1
.def文件的規則為:
1> EXPORTS語句后列出要導出函數的名稱,可以在.def文件中的導出函數名后加 @n,表示要導出函數的序號為n;
2> .def文件中的注釋由每個注釋行開始處的分號指定,且注釋不能與語句共享一行;
3、DLL源文件中加入:#pragma comment(linker, "/export:MyFunc=_MyFun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