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e Mapping(色調映射) 認識


Tone Mapping(色調映射) 認識

  • 目錄

       

  1. 【背景 - 高動態圖像】
  2. 【起源】
  3. 【定義】
  4. 【舉個例子】
  5. 【研究分類】
  • 詳細

1. 【背景 - 高動態圖像】

圖像的動態范圍: 圖像的 Max(亮度值) /  Min(亮度值)

高動態圖像       : 動態范圍大的圖像

高動態 VS 普通 : 高動態圖像(位數 > 8位)    普通灰度圖像(位數 = 8位 一般情況)   顯示器的灰度Only 8位

怎么辦 -處理     : 將高動態圖像的顏色 -> 變換 才能顯示出來;

另外高動態圖像的灰度值分布的很不均勻,只有少數的像素點較亮,所以如果直接對圖像進行線性的歸一化(把灰度最大值映射為255,最小值映射為0)再顯示,則圖像會一片黑(參考左下圖)。色調映射(tone mapping)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

              --- 延伸:自然圖像亮度特點。 亮度單位是坎德拉/平方米(cd/m2), 自然界中的亮度從星光(10^-2 cd/m2數量級),到日光(10^4 cd/m2數量級),動態范圍為10^6,非常大。

2. 【起源】

eg1 : 在18世紀時,畫家在作畫的時候面臨着這樣一個問題:自然界中光線亮度的范圍非常大,而顏料顏色的范圍卻非常有限。

            因此,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顏色轉換方法,用范圍有限的顏料,畫出顏色范圍很寬的自然光,變得尤為重要。現如今,這種顏色的轉換的方法,就成為色調映射。

eg2 : 在攝影學中,底片的對比度往往很低,直接沖洗的話,很難表現圖片中的細節。
            所以也需要對底片進行處理(Dodging and Burning),這也引入了色調映射的一類方法,詳細內容會在后面敘述。
eg3 : 在20世紀70年代,電子相機的出現,人們開始使用模擬電路,來處理圖像。
            之后隨着數字相機的出現與發展,發展出了現在的各種色調映射(Tone mapping)算法

3. 【定義】

 色調映射算法 : 指對圖像顏色進行映射變換的算法。

                目的, 調整圖像的灰度,使得處理后的圖像人眼看起來更加舒適,能更好的表達原圖里的信息與特征。

               理解 : 通常被理解為將顏色值從高動態范圍(HDR)映射到低動態范圍(LDR) 的過程。

                   在Unity(虛擬現實引擎軟件)中,這意味着對於大多數平台上任意16 位的浮點型顏色值將被映射為 [0,1] 范圍內的傳統8位顏色值。

4. 【舉個例子】

 Gamma校正

 

5. 【研究分類】

 色調映射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 : 全局 / 局部

1> 全局算法

特點 :

1. 任意相同顏色的像素點,在映射后,還是相同的顏色;
2.全局算法一般較簡單,速度快;
3.全局算法的性能一般劣於局部方法;

存在算法 : 直方圖均衡化、Gamma、對數校正、直方圖規定化、分段灰度變換

2>局部算法

特點 :

 
1.映射前顏色相同的像素點,映射后顏色可能不同
2.局部算法一般較全局方法更復雜,速度相對較慢;
3.局部算法的性能一般優於全局方法;
4.會出現光暈等現象

存在算法 : 分塊中值直方圖等

 

特別感謝新浪博客作者 陳法聖 資料鏈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781350102w707.html 

相關公式參考鏈接 :http://www.cnblogs.com/bigbigtree/p/3458797.html

相關優秀算法示例 :https://wenku.baidu.com/view/d5996bb8be23482fb5da4c26.html

以上內容只是簡單搭起框架 , 日后在做項目或研究過程中會持續更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