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期待與夢想
我認為師生之間更應該是哥們關系
比舍友多一份關心
都說大學最美好的時光是在宿舍中度過,因為那兒有親密的舍友,有難同擔,有福同享。但實際上作為學生的我們,時常忽略了另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便是我們的老師。當我們學習新知識時,是老師在為我們引路。我們常常在編程時會冒出些許奇思妙想或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偶爾問問舍友,他也許會因為正在開黑而沒空解決,或許因為心儀的女孩而心不在焉,等等的意外總會出現。而當我們去問老師,老師總是能把答案或是解決方案發到我們的QQ里,而且是耐心解決。這是身為老師而比舍友多一份的關心。
又如哥們一般親密
在大學中的老師,多數十分年輕,有大三的班助,有看起來像哥哥的班主任,還有大姐姐輔導員(以自己所在學院為准),一切都看起來沒有年齡上的差距,就好像上去打個招呼就可以聊聊生活中的瑣碎,像和舍友那樣聊聊五湖四海,想想美女校花(....自己想像....)。這便是宛如哥們的親密的師生關系。
如哥們一般關系的好處
哥們哥們叫着,是親密無間的象征。傳統的師生關系我感覺有點隔閡,心里話不好意思且不願意說出。如果是哥們那樣的師生關系,有些想法自然而然的脫口而出,不存在任何顧慮。而且不像長輩那樣,稍微輕浮的話不能說出,玩笑還不能開。當然我們身為學生也要尊重老師,但是偶爾開開玩笑我認為還是會拉近師生關系的,正好對我來說哥們之間還是容易開玩笑,拉近關系的。所以我期待哥們一般的師生關系
大學生活是放飛夢想的起點
在初中,看着雜志上各種天才兒童在蘋果appstore上制作受歡迎的應用,甚至收入不菲,我也有些心動。但無奈在中國,繁忙的學習生活以及繁重的學習壓力讓我不敢全身心投入編程領域。而到了大學,我有了這個機會,我可以盡情研究,順理成章的打開電腦寫下一行行代碼,說不定也像那些天才兒童一樣,能做出令自己歡喜的應用,去實現初中時的夢想。
三人行必有我師--同學之間要互相學習
同學之間除了親密這一基本原則之外,我覺得在計算機這一行業中最重要的是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了。大學就是大牛出現、雲集的地方。例如軟件4班的林泰,了解計算機頗深,就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對象。多向那些知識豐富、思想先進、勇於創新的同學問問學習思路,問問解決問題的途徑,總能獲得新的知識,說不定這些“意外”獲得的知識總在適合的時候蹦出腦海。因此,同學間的互相學習十分重要!養成互相學習的同學關系對將來的學習生活必有好處。
編程是未來世界的基石
想想我們的生活,手機電腦電視,甚至高中時偷偷用的計算機和老人機,都離不開“軟件”,沒了“軟件”,我們無法開機無法打游戲開黑。一切都在朝着數字化發展,小到微信支付,大到人工智能,統統都是一堆堆的數據在不停的交換、運算。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編程。單純的機械的誕生使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了現實,內燃機的出現讓世界跨進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汽時代的開始讓人類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讓人類發生了質的變化。然而,在現在,依靠計算機進行編程,能將以上三者進行融合,像個指揮官,指導着這些工具創造世界。可以說,朝着數字化發展的未來世界,依靠着計算機基礎、編程技術變得更加美好。淘寶讓購物變得簡單,微信讓溝通變得便捷,AlphaGo讓圍棋變成挑戰,這些例子都在說明“編程,讓一切變得美好”!
熱愛編程,卻略知一二
即將上初中時學習了Python的基礎語法,初中時看了Java的基礎語法,為了建個論壇學了一會兒的html。。。看似很牛逼??非也,其實只能勉強看懂代碼。。。讓C更加上手(讀書壓力,讓一切變得。。。虛無縹緲)可以說,啥都懂一點,實而不華。因此,競賽?我一個項目都做不來別提競賽了~~~~
似乎熟悉的C語言
畢竟有點兒基礎,看起教學來還是輕松的。之前學的都是面向對象的語言,但是C語言確實面向過程的。。。但是啥對象啊啥過程啊不懂啊!!!!所以這些特色還是在老師的教學中慢慢體會吧.....嗯,不熟悉!具體應用方面,不是很清楚,倒是知道C++/C#/ObjC都是C的“兒子”~(也許這么形容不對)還有老人機啊計算器啊一些很不智能的設備都是用C寫的軟件。。。(應該是)總之,C之所以這般屹立不倒,說明它絕對是大多數的基礎。
我最希望學好數據結構,因為我覺得自己很傻,寫的算法繁瑣至極,浪費資源。當然除學習之外,我希望多多吸取學長啊、老師啊對人生的認識,對未來的規划以及一路過來那些令自己后悔的事,以免我重蹈覆轍。
學軟件,心應該更大!
誰說軟件出來將來一定要做碼農?我的期望不是為別人敲代碼,而是為自己的想法敲代碼。我希望在將來成為一位懂編程、用編程來解決問題的管理層。畢竟編程是改造世界的工具,更應該帶領手下的員工一起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