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介紹
我是15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黃慧。但是並不是很擅長技術方面的學習。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加了工作室,一開始選擇的方向是大數據,后來沒人帶,學的不好,興趣不足就轉了方向,同期也在學習ps方面的有關知識,但是沒有深入研究。后來轉向了web前端方向的學習,學的也並不是很好,只是學了一些皮毛,期間也提前接觸了github。現在加了一個軟硬件方向老師的工作室,也就留滯了web方向的學習。我覺得我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較好,未來計划的是,想成為項目經理,但是我目前還不是很明確成為項目經理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技能。
《二》閱讀疑問
1.讀了這本教材,大致感受就是,有些章節中,每個字都還是可以看得懂的,但是,並不能實際理解這段話這本書所代表和所表述的意思,究竟想表達什么呢 ,沒什么連貫的概念,我覺得有點兒類似於我第一次接觸到github的時候,就是被告知要去學習這個東西,但是並不是很懂它的意義,對它沒什么概念,后來熟悉一點了,現在學習軟件工程這門課程再次需要借助這個平台的時候,我就對它大致有個概念了,就能大致理解,不至於覺得很懵逼。我想可能現在第一遍通看這本書就是一樣的感受吧。
2.第二章:
(1)單元測試,p24,代碼清單2-4的錯誤以及修改的代碼不懂。
(2)p27,“單元測試應該覆蓋所有代碼路徑”這句話不是很懂。為什么要覆蓋,是怎樣的方式去覆蓋的,為什么錯誤的處理路徑也要覆蓋,是不是說代碼覆蓋率越高,這個代碼的正確性就越高呢,這個代碼覆蓋率又是怎么體現出來的呢?
(3)p29,“回歸測試”的“回歸”為什么是理解為“回歸到以前不正常的狀態 ”,而不是“回歸到以前正常的 狀態”?
3.第四章,p80,“編輯警告等級”不是很了解。
4.第九章
(1)看了第九章,我有一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項目經理的話,是也要會一些測試或者開發,設計的能力嗎?必須說是從底層技術人員一點點做起,然后逐步競升到這個職位,還是說,可以不用精通技術,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能力和資歷來當上這個“PM”-project manager。還有就是,書本上大致就是講一些什么組織,分析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就具體有沒有什么比如說,考證啊之類可以客觀體現自己能勝任這個職位所具備的能力。(p194-p198)
5.第13章,涉及有關的一些測試方法和測試的設計方法。這一章不是能很好地理解。
《三》階段學習
第一階段:
學習github。其次,先花費一至兩個星期的時間了解一下整本書的內容和整體構架,熟悉軟件工程這門課程的學習大致需要那些步驟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重點和難點;
第二階段:
做個人的項目練習,熟悉相關的一些操作,在實踐中了解“軟件工程是什么”,學習“單元測試”,學習並練習相關“效能分析工具”,熟練“個人開發流程”;
第三階段:
學會“兩人合作”,通過“代碼風格規范”和“代碼設計規范”規范自己寫的代碼,並進行“代碼復審”。通過“結對編程”熟悉github的一些操作,總結“兩人合作的不同階段和技巧”;
第四階段:
學會“團隊合作”。通過多人之間的合作編程完成一個項目,鍛煉團隊合作開發的能力,熟悉“軟件團隊的模式”,實踐團隊合作的“開發流程”;
第五階段:
多練習一些項目,學習有關“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與實現”“用戶體驗”“軟件測試”等方面的知識,再貫徹整本書的以前所學知識,全面認識“IT行業的創新”以及“軟件工程師的職業道德”;
學習時間安排:
每周大致花十個左右小時的時間來學習軟件工程有關的知識以及練習一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