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率的水有多深,你知道嗎?


逾期率的水有多深,你知道嗎?(上篇)

1 

動態池計算逾期率的六種方法

先解釋一下本文會用到的概念:

 

貸款余額:

至某時點借款人尚未償還的金額。計算使用時,金額可以是本金,也可以是本金+利息,也可以選擇是否包含核銷(被算作已損失的壞貸款)。

 

逾期期數:

以逾期一個還款周期作為逾期一期,記為M1,對自然月還款的產品,M1表達的逾期天數不固定。M1+表示“逾期1期或以上”。

動態池,簡單來講就是計算的合同是動態變化的(一般來講是持續增加的)。它的分子和分母計算的都是當前時間點的數值,所以新增貸款的金額會對這個“逾期率”產生影響。特點是在新增放款很多時,逾期率會變低,因為新增放款的肯定還未發生逾期,因此增大了分母。所以在一個產品剛上線、爆發式增長時候,動態池的逾期率都不會高。

 

 

動態池主要的計算方式是統計時間點的逾期金額 / 總金額。本文將介紹以下六種計算方法。每次只改變一個變量,如M1變為M3。

小編認為,這六種計算方法,只要行業統一,任何一個都能反映出逾期問題,差的只是保守程度和時間拖延的問題。但是在方法不統一的時候,用不同方法計算的逾期率進行對比,就會有很嚴重的誤導出現。

為了更好地讓大家理解逾期率的不同計算方法,我們假設了以下一組數據,包括5筆在還貸款。這組數據的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本金100,000,12期,月息1%,每期應還金額均為8884.88。粉色標注代表當前這一期貸款的還款情況。為方便展示,僅保留1位小數。為了讓讀者清晰的看出不同逾期率計算方法下的不同結果,我們假設的這些數據逾期貸款占比很高,請重點關注不同方法計算出的逾期率差距。 

圖1-逾期情況(點擊查看大圖)

方法1—以貸款本息作基數

計算方法1采用貸款本息余額計算分子和分母。貸款本息余額相比常用的貸款本金余額多了一份利息。 

分子:M1+(逾期1天及以上)貸款本息余額

分母:總貸款本息余額

逾期率

= (ABCD的貸款本息余額)/ (ABCDE的貸款本息余額)

= 408,704.43/ 417,589.31

= 97.87%

 

 方法2 – 以貸款本金余額作基數

上一個計算方法使用了貸款本息余額。但方法二選擇了貸款本金余額作為基數,即貸款余額中只有本金,沒有利息。目前來講,用貸款本金余額來計算是主流。 

分子:M1+貸款本金余額

分母:總貸款本金余額

逾期率

= (ABCD的貸款本金余額)/ (ABCDE的貸款本金余額)

= 384,230.24/ 393,027.15

= 97.76%

這方法1和方法2看起來並沒有很大差距,是因為分子分母都變成了本金,分子分母都減少了。

但是要注意,數據中貸款使用的還款方式是等額本息。等額本息中,前期還的利息多本金少,后期還的本金多利息少。相比兩種計算方法,貸款前期逾期多的貸款,用貸款本金余額計算的逾期率會低一些;而貸款后期逾期多的貸款,用貸款本息余額計算逾期率會低一些。如果還款是等本等息,兩種計算方式沒有區別。

方法3 - M3+貸款本金余額

在前兩個方法中,分子使用了M1+的貸款余額。但是在方法3中,會把逾期率定義為“逾期3期或以上”的逾期率,分子會采用M3+的貸款本金余額。 

這個計算方式也是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的計算方式。對於銀行,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貸款總額。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還本付息達三個月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

分子:M3+貸款本金余額

分母:總貸款本金余額

逾期率

= (BCD的貸款本金余額)/ (ABCDE的貸款本金余額)

= 292,115.12/ 393,027.15

= 74.32%

很明顯,逾期率下來了一大截。

需要補充一下,銀行有明確地規定逾期3個月就應該算作不良率。但是對於沒有明確計算標准的網貸機構,不良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可能是逾期3個月、 7個月或其他時間。把計算方法中的M3+變為M7+,會起到一個拖延逾期表現的作用,在放款量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會讓動態池的不良率更好看。 

方法4 – 扣除核銷

 

核銷的貸款被算作是損失,體現在損益表上。對於銀行來說,核銷有明確的標准,需要證明確實無法回收才可核銷。但是對於網貸機構,一般到達一個逾期期限就可以計入核銷了。

逾期率中是否需要計入核銷貸款,從體現逾期情況角度,扣除核銷有其合理性。畢竟歷史那么多核銷的壞賬,依舊算貸款余額,會影響當前的真實情況。而核銷的貸款會體現在凈核銷率中。對於本文,暫定M7及以上貸款為核銷貸款,不記計入貸款余額。

分子:M3+貸款本金余額(扣除核銷)

分母:總貸款本金余額(扣除核銷)

逾期率

= (BC的貸款本金余額)/ (ABCE的貸款本金余額)

= 192,115.12/ 293,027.15

= 65.56%

因為D逾期了8期,是核銷貸款,不被算在分子和分母中。去掉了這筆核銷貸款,分子分母都少了相同的金額。逾期率也好看了一些。

 方法5 – 以合同金額為基數

在前幾種方法中,分母使用了貸款余額,即用戶剩余未還的金額。但是方法5中分母使用了合同金額,即合同的所有本金。在用戶不斷還款的過程中,貸款余額會逐漸減少,但是合同金額一直不變。所以,使用合同金額來做分母,會使分母擴大很多。

分子:M3+ 本金貸款余額(扣除核銷)

分母:在還貸款的總合同金額(扣除核銷)

逾期率

= (BC的貸款本金余額)/ (ABCE的合同金額)

= 192,115.12/ 400,000

= 48.03%

4個未核銷合同,合同總額40萬,和使用貸款余額相比,分母一下擴大了很多。 

方法6 – 應還未還 

應還未還是指,用戶當期應還但還未還的本金。比如正常一個12期貸款在第一期就逾期了,逾期的本金貸款余額是這12期所有的本金。而逾期的應還未還只有這1期的應還本金,相差了10多倍,嚴重縮小了分子。貸款期限越長,貸款余額和應還未還計算出來的數據差距越大。而且應還未還還具備拖延暴露逾期問題的效果。

分子:M3+ 應還未還本金(扣除核銷)

分母:總在還貸款合同金額(扣除核銷)

逾期率

=(BC的應還未還本金)/ (ABCE的合同金額)

= 64,351.7/ 400,000

=16.13% 

由於分子變小了很多,算出來的逾期率也非常小,僅有16%。和方法1的97%達到了80%多的差距。 

 其他計算方法 

為了能讓逾期率變得更低,還有將逾期回購,風險金補償算入逾期率的方式。被回購的,或者被風險補償金補償的,都不算逾期,逾期率就是0了。那樣就完全違背了“逾期率”本身的意義,在這里就不討論了。

  

2 

小結

 

看過了動態池下用六種不同方法的逾期率后,大家可以看出不同的計算方法甚至能有80%多的差距。鑒於現在監管並沒有規定出一個統計的計算方法,所以市面上的逾期率也是花樣百出。在通過“逾期率”判斷資產質量的時候,可得小心才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