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量的聲明、賦值、運算符
1.聲明並使用變量
- 變量可以在聲明時賦值,也可以先定義后賦值;
- 使用%TYPE與%ROWTYPE可以根據已有類型定義變量。
PL/SQL是一種強類型的編程語言,所有的變量都必須在它聲明之后才可以使用,變量都要求在DECLARE部分進行聲明,而對於變量的名稱也有如下的一些規定:
- 變量名稱的組成可以由字母、數字、_、$、#等組成;
- 所有的變量名稱要求以字母開頭,不能是Oracle中的保留字(關鍵字);
- 變量的長度最多只能為30個字符。
聲明變量的語法
- 所有的變量都要求在DECLARE部分之中進行,在定義變量的時候也可以為其賦默認值,變量聲明語法如下:
- 變量名稱 [CONSTANT] 類型 [NOT NULL] [:=value] ;
- 組成:
CONSTANT |
定義常量,必須在聲明時為其賦予默認值; |
NOT NULL |
表示此變量不允許設置為NULL; |
:=value |
表示在變量聲明時,設置好其初始化內容。 |
定義變量不設置默認值 |
DECLARE v_result VARCHAR2(30);----這里沒有賦值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v_result的內容是['||v_result||']'); END; / v_result的內容是[] |
定義變量 |
DECLARE v_resultA NUMBER := 100 ; -- 定義一個變量同時賦值 v_resultB NUMBER ; -- 定義一個變量沒有設置內容 BEGIN v_resultb := 30 ; -- 沒有區分大小寫 DBMS_OUTPUT.put_line('計算的結果是:' || (v_resultA + v_resultB) ) ; END ; / |
定義非空變量 |
DECLARE v_resultA NUMBER NOT NULL := 100 ; -- 定義一個非空變量v_resultA,同時賦值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v_resultA變量內容:' || (v_resultA) ) ; END ; / |
定義常量 |
DECLARE v_resultA CONSTANT NUMBER NOT NULL := 100 ; -- 定義一個常量同時賦值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v_resultA常量內容:' || (v_resultA) ) ; END ; / |
2.使用%TYPE聲明變量類型
- 在編寫PL/SQL程序的時候,如果希望某一個變量與指定數據表中某一列的類型一樣,則可以采用“變量定義 表名稱.字段名稱%TYPE”的格式,這樣指定的變量就具備了與指定的字段相同的類型。
使用“%TYPE”定義變量 |
DECLARE eno emp.empno%TYPE ; -- 與empno類型相同 ename emp.ename%TYPE ; -- 與ename類型相同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請輸入雇員編號:') ; eno := &empno ; -- 由鍵盤輸入雇員編號 SELECT ename INTO ename FROM emp WHERE empno=eno ; DBMS_OUTPUT.put_line('編號為:' || eno || '雇員的名字為:'|| ename) ; END ; / 編號為:7900雇員的名字為:JAMES |
3.使用%ROWTYPE聲明變量類型
- 使用“%ROWTYPE”標記可以定義定義表中一行記錄的類型。
- 當用戶使用了“SELECT … INTO …”將表中的一行記錄設置到了ROWTYPE類型的變量之中,就可以利用“rowtype變量.表字段”的方式取得表中每行的對應列數據。
使用ROWTYPE裝載一行記錄 |
DECLARE deptRow dept%ROWTYPE ; -- 裝載一行dept記錄 BEGIN SELECT * INTO deptRow FROM dept WHERE deptno=10 ; DBMS_OUTPUT.put_line('部門編號:'||deptRow.deptno || ',名稱:' || deptRow.dname || ',位置:' || deptRow.loc) ; END ; / 部門編號:10,名稱:ACCOUNTING,位置:NEW YORK |
運算符
賦值運算符、連接運算符、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
- 賦值運算符
- 賦值運算符的主要功能是將一個數值賦予指定數據類型的變量,在之前聲明變量時已經使用此運算符,其使用語法如下所示。
- 變量 := 表達式 ;
- 連接運算符
- 連接運算符使用“||”即可完成操作。
- 關系運算符
- 關系運算符主要使用的是之前講解限定查詢時使用過的若干操作符
運算符 |
符號 |
描述 |
關系運算符 |
>、<、>=、<=、=、!=、<> |
進行大小或相等的比較,其中不等於有兩種:!=和<> |
判斷null |
IS NULL、IS NOT NULL |
判斷某一列的內容是否是null |
邏輯運算符 |
AND、OR、NOT |
AND表示多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OR表示只需要有一個條件滿足即可,NOT表示條件去反,即:真變假、假變真 |
范圍查詢 |
BETWEE 最小值 AND 最大值 |
在一個指定范圍中進行查找,查找結果為:“最小值<=內容<=最大值” |
范圍查詢 |
IN |
通過IN可以指定一個查詢的范圍 |
模糊查詢 |
LIKE |
可以對指定的字段進行模糊查詢 |
- 邏輯運算符
使用邏輯運算符可以連接多個布爾表達式的結果,在PL/SQL中邏輯運算符一共包含了三種:AND、OR、NOT。
與(AND) |
連接多個條件,多個條件同時滿足時才返回TRUE,有一個條件不滿足結果就是FALSE; |
或(OR) |
連接多個條件,多個條件之中只要有一個返回TRUE,結果就是TRUE,如果多個條件返回的都是FALSE,則結果才是FALSE; |
非(NOT) |
求反操作,可以將TRUE變FALSE、FALSE變TRUE。 |
使用賦值運算符 |
DECLARE v_info VARCHAR2(50) := '尋香徑' ; v_url VARCHAR2(50) ; BEGIN v_url := 'http://www.cnblogs.com/thescentedpath/' ; DBMS_OUTPUT.put_line(v_info) ; DBMS_OUTPUT.put_line(v_url) ; END ; / |
字符串連接 |
DECLARE v_info VARCHAR2(50) := '尋香徑' ; v_url VARCHAR2(50) ; BEGIN v_url := 'http://www.cnblogs.com/thescentedpath/' ; DBMS_OUTPUT.put_line(v_info || ',網址:' || v_url) ; END ; / |
使用關系運算符 |
DECLARE v_url VARCHAR2(50) := 'http://www.cnblogs.com/thescentedpath/' ; v_num1 NUMBER := 80 ; v_num2 NUMBER := 30 ; BEGIN IF v_num1 > v_num2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第1個數字比第2個數字大。') ; END IF ; IF v_url LIKE '%wendy%'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網址之中包含wendy單詞。') ; END IF ; END ; / |
觀察邏輯運算結果 |
DECLARE v_flag1 BOOLEAN := TRUE ; v_flag2 BOOLEAN := FALSE ; v_flag3 BOOLEAN ; BEGIN IF v_flag1 AND ( NOT v_flag2 )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v_flag1 AND ( NOT v_flag2 ) = TRUE') ; END IF ; IF v_flag1 OR v_flag3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v_flag1 OR v_flag3 = TRUE') ; END IF ; IF v_flag1 AND v_flag3 IS NULL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v_flag1 AND v_flag3 的結果為NULL。') ; END IF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