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錯誤,缺陷,故障和失效
- 錯誤:指的是軟件在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的狀態和行為與人們的期待不一致的偏差,不單單是軟件系統本身,中間產品的偏差也算是軟件錯誤
- 缺陷:指的是軟件中一切不好的方面,比錯誤的范圍更廣,如,一個不易理解的軟件不是錯誤的,但是可以歸為缺陷
- 故障:是指軟件代碼中的錯誤
- 失效:是指由故障引起的在軟件運行期間的錯誤
軟件可靠性的定義
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軟件不引起系統失效的概率;
在規定的時間周期內,在所述條件下程序執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軟件可靠性測試的執行
軟件可靠性測試的目的是收集軟件測試時揭示的軟件故障的情況,並對其進行整理。主要包括5個步驟:
- 確定可靠性目標
- 定義軟件運行剖面
- 設計測試用例
- 實行可靠性測試
- 分析測試結果
軟件可靠性分析
- 失效模式影響分析
- 嚴酷度分析
- 故障樹分析
- 事件樹分析
- 潛在路線分析
關於可靠性測試的小結
- 軟件可靠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失效模式影響分析、嚴酷性分析、故障樹分析、事件樹分析和潛在線路分析。
- 可靠性測試:在比較大的業務壓力情況下進行的軟件可靠性測試
- 軟件可靠性測試過程包括五個步驟:確定可靠性目標,定義軟件運行剖面,設計測試用例,實施可靠性測試,分析測試結果。
- 軟件可靠性預測的目的是根據軟件在可靠性與測試揭示的故障情況來預測軟件在正在運行時的故障和實效情況.
- 軟件可靠性測試的目的通過受控的軟件測試過程來預測軟件在實際運行中的可靠性
- 可靠性測試的測試用例集要完全符合運行剖面的定義
- 軟件可靠性測試使用的測試用例必須滿足語句覆蓋
- 軟件可靠性測試通常用於有可靠性要求的軟件
- 軟件可靠性的指標是平均無失效時間
- 在軟件可靠性測試時,關注的核心是軟件失效
- 軟件可靠性有兩方面的含義:
在規定條件下,規定時間內,軟件不引起系統失效的概率。
在規定時間周期內,在所述條件下執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