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stab詳解
/etc/fstab 文件負責配置Linux開機時自動掛載的分區,某些時候當Linux系統下划分了新的分區后,需要將這些分區設置為開機自動掛載,否則,linux是無法使用新建的分區的。磁盤分區都必須掛載到目錄樹中的某個具體的目錄上才能進行讀寫操作,而fstab正是負責這一配置。需要在根目錄上掛載上一個磁盤分區,Linux分區交換也需要獨立使用一個分區,因此,安裝一個Linux至少需要兩個分區(如果電腦的物理內存足夠大,交換分區並不是必須的)。
如果磁盤是SATA接口,且有多個磁盤,則每個磁盤被標記為 /dev/hda 、 /dev/hdb、 /dev/hdc 等以此類推;而每個磁盤的分區被標記為 /dev/hda1、 /dev/hda2等。如果磁盤是SCSI類型,則多個磁盤會被分別標記為 /dev/sda、/dev/sdb等等。分區同理。
fstab中的文件掛載操作如下: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
<file system>:描述要掛載的特殊的塊設備或遠程文件系統,如/dev/cdrom /dev/sdb等,遠程文件系統使用<host>:<dir>.
<mount point>:描述文件系統的掛載點;如果是一個交換分區(swap partitions),這個域應寫為‘none’.
<type>:描述文件系統的類型,Linux支持許多文件系統類型,如adfs, affs, autofs, coda, coherent, cramfs,devpts, efs, ext2, ext3, hfs, hpfs, iso9660, jfs, minix, msdos, ncpfs, nfs,ntfs, proc, qnx4, reiserfs, romfs, smbfs, sysv, tmpfs, udf, ufs, umsdos,vfat, xenix, xfs,等。
<options>:描述關於這個文件系統的掛載選項,基本的選項如下:
default:使用默認選項,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noauto:當啟動時給出“mount -a”命令時並不掛載。
user:允許用戶掛載
owner:允許設備自己掛載
comment:供fstab維護程序使用
nofail:如果這個設備不存在,不報告錯誤信息
<dump>:當其值設置為1時將允許dump備份程序備份;設置為0時忽略備份操作;如果文件系統需不需要被dump,則設置為0即可:
0 |
代表不要做dump備份 |
1 |
代表要每天進行dump的操作 |
2 |
代表不定日期的進行dump操作 |
<pass>:該字段由fsck程序用於確定在重新啟動時文件系統檢查完成的順序,啟動用的文件系統需要制定為1,其他文件系統需要指定為2,如果沒有此域或設置為0表示不檢查。其值是一個順序。當其值為0時,永遠不檢查;而 / 根目錄分區永遠都為1。其它分區從2開始,數字越小越先檢查,如果兩個分區的數字相同,則同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