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兩天,終於把《大道至簡》這本書看完了。一開始是抱着完成任務的心態看的,但是看到后面我才感覺這本書寫的很有魅力,讀完才知道原來自己對軟工這個行業的了解有多么淺薄。下面我就談談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書中給我貫徹的最深的一個思想就是學習一定要“知其源而知其本源”,所謂的大道至簡也是在對其了解的深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才會變得簡單通透。同樣,這個道理與我的讀金庸小說不謀而合。從《天龍八部》到《笑傲江湖》再到《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以及《倚天屠龍記》,里面的主角無一不是頂尖高手。知道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才讓我明白什么叫做“看似無招勝有招”,或許韋小寶沒有令狐沖那樣的絕世神功,沒有郭靖那樣的俠義情懷,但他卻能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化解一次次危機,擊敗一個個比他強大的對手。金庸自己也談到,《鹿鼎記》是他最成熟也是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我說了這么多廢話有什么用,就是為了湊字數。好吧,我確實有湊字數的嫌疑,但是道理是想通的,何為“大道至簡”?“脫其雜志,取其精髓”便為簡,就像金庸的小說進化史一樣,從最初招式的紛繁復雜到最后的“無招勝有招”便是這個道理。我們學軟工的也一樣,應該抱有刨根究底,釜底抽薪的精神去學,這樣才能學一而通萬,學起來也會事半功倍,節省很多時間。
然后就是要學會思考,學習不是簡單的做題糾正反復練習,那樣只會越學越痴。一定要學會多思考,思考什么?思考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失敗,別人為什么可以這樣,我為什么只能那樣。思考的過程就是沉淀的過程,當你豁然開朗的那一刻,就是雨后彩虹出現的那一刻,也就是你提升最大的時刻。所以,無論多么簡單,無論多么復雜,無論成功,無論失敗,思考永遠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
接着就是團隊的思想,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團隊在軟工這個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個人的編程能力再強,終究只有一個人,無論是效率還是思維的發散,肯定不如一個團隊強。所以作為一名軟工人,試着組建自己的team是很有必要的,多多嘗試分工合作,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就業會很有幫助。當然,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部分,每個人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自己的那份工作,而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則要分配好每個人的任務,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
最后呢就是從編程到工程了。當然了,現在我還沒有接觸到真正意義上的工程,就連編程都沒有完全搞透。但是我覺得,要想完成好一個工程,編程能力肯定要過硬,羊毛出在羊身上,所謂的工程不過就是一個個程序的集合。因此,有了整體的思想后,剩下的就是編程能力的考驗了。
寫到這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PS:終於湊夠1000字了)。最后的,附上書中的一段話:只有招數,不明道理,碰到變化的請客,就束手無策了。而在軟件開發中,每個團隊,每個項目都不是盡然相同的,明白道理,才能知變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