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各階段定義及名詞解釋


  一款硬件產品,例如PC、手機或其他的智能硬件產品,從項目立案到產品研發、實施生產,均要經過一個流程。這流程可以細分為很多小的項目階段,每個小階段又都有各自達成目的。使產品研發更加具體,項目管控更加容易,清晰明了。

  具體的各階段名詞,各家公司均有自己的名稱及定義,但萬變不離其衷,均可以分類為下圖幾個階段(ET、SDV、SIT、SVT、PP、MP),各公司根據自己的項目,會適當的增加或減少項目各階段。

  下面對這些名詞進行簡單的解釋

EDV(Engineering  Validation Test)工程驗證測試

  產品初始工程驗證階段,此階段硬件、外觀等都也許沒有定義,產品可能只有一塊主板,軟件等都沒有定型。即產品為裸機狀態。這階段只需要一個測試人員進行基本的功能測試。

  此階段輸出標准:硬件能正常開關機,屏幕或者其他的基本功能工作,允許存在Bug,以電腦研發標准,可以開關機,屏幕能點亮,BIOS能燒錄等。階段輸出時,必須確定了硬件標准等。

  Schedule一般兩周到4周之間,PM需要在此時給出產品配置表、搭配信息等。

SDV(System Design Validation)系統設計驗證

  這階段產品已經有完整的外觀,一般批量生產多台。在這個階段,假如產品需要認證,也可以將產品送出,在這個階段測試人員需要參於進來進行全功能測試,特別需要進行壓力測試,防止硬件出現問題。這個階段假如出現問題時,開發需要導入相對的對策給測試人員驗證並持續測試。

  SDV階段輸出標准:測試人員提出的問題均可以改善。硬件無異常,系統運行穩定。

  測試schedule在15天左右,RD修復周期也在15天左右。

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系統整體測試

  確認這階段均有導入SDV階段修改的策略,批量生產多台產品。測試人員在此階段驗證產品的軟件功能、性能參數,用戶驗收功能等測試

  SIT驗收標准:軟硬件均無問題,即此產品可以直接流通到市面上用戶使用,schedule也在1個月左右

SVT(System Validation Test)系統商認階段

  這階段做為項目收尾階段,驗證些遺留的問題,在此階段所有需要認證的項目均需要認證通過。

  驗收標准:所有產品外觀、系統均無問題,軟件運行穩定。

PP(Pre"pilot" Production)小批量試產

  小批量生產多台,以批量產品進行基本功能測試及壓力測試,驗證一些概率性或者生產流程上的問題

  驗收標准:批量測試穩定,工廠生產流程無問題。

MP(Mass Production)量產

  訂單生產,即出貨生產,此階段要求產品所有功能完善。工廠生產完成后進行shipping mode后出貨。

以上為硬件產品的各個階段,按照階段所達到的目的,可以使產品研發有整個體系。方便各個參與人員知道的完成度。

 

軟件產品項目階段

  軟件產品和硬件產品區別比較大,但項目流程也有一個流程。大至如下圖:

硬件產品研發和軟件產品研發大至流程一至。不過軟件產品更趨向於敏捷開發。需求可以隨時更新。即使出現問題時,也得保證后續能通過OTA升級來使產品完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