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隨着智能手機、3G/4G網絡、LBS服務的完善,以及諸如移動游戲、移動打車、手機銀行等的逐漸成熟對用戶移動支付習慣的培育,催生了國內移動電商業務的井噴式發展。
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發布的數據顯示,移動購物市場從13年Q1起,連續兩年每個季度都保持200%以上的增長。至2014年第2季 度,中國手機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1680.9億元,同比增長256%,整體市場處於快速發展期。而2014年雙11,移動端成交占比高達42.8%。
在此大勢下,各大主流電商平台紛紛布局移動端渠道:一方面,紛紛推出獨立APP,成為移動端布局的主戰場;另一方面,發展移動社交和社會化營 銷,獲取更大流量和用戶粘性。阿里巴巴投資新浪微博,京東與騰訊合作,根本出發點均是如此。(京東獲取了微信端一級入口,在微信購物上線名品閃購,並在京 東APP接入微信支付)
B2C平台的運營能力模型及策略
基於來訪用戶的行為軌跡,從新用戶引導注冊、爆款熱銷產品推薦、高客單價產品引導到老客戶二次營銷,建立商城客戶全流程營銷,提高用戶轉化和購物頻次。
B2B平台的運營能力模型及策略
一方面,當前國內B2C平台呈現典型的馬太效應和二元格局,垂直類B2C平台流量獲取的難度和成本加劇,主動尋求與寡頭型B2C平台開展合作, 提升平台知名度,獲取新流量,開展全渠道運營,成為必然之選。如當當網、1號店、唯品會、銀泰網、走秀網、麥包包等紛紛入駐天貓,酒仙網、樂蜂網、手禮 網、我買網、順豐優選、優購網等紛紛擁抱京東。
而對於天貓京東寡頭型B2C平台而言,積極與品牌商、供貨商、零售商及物流在內的各類第三方服務商共建生態體系,快速補強品類資源,覆蓋更廣闊的目標客群和細分市場,也成為未來平台發展的核心戰略。
發展方法:B2B企業商城發展以“采購商海量采購信息”為核心,依據行業專屬運營人員,深入線下行業企業實際采購需求,洽談並通過企業不同層次人員的宣講介紹,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其將線下的采購需求發布到線上平台(前期由運營人員協助發布),並制定各種采購商入駐優惠政策,刺激吸引采購商進駐並發布采購信息,在平台高質量采購信息匯集到一定程度,行業供應商企業會自然進駐,形成行業良性生態圈。
(以上為B2C商城部分功能模塊,詳細中央管理等功能模塊,聯系me)
傳統零售企業,很難知道,客戶在一段時間內購買了多少次產品、買的是什么價位,但是電子商務公司可以很清楚知道用戶的購買行為。
對於用戶規模很大的B2C來說,很有必要把用戶分為三個階段:以3個月為限(有些垂直網站要6個月至一年),只購買夠一次的用戶、一個月購買過2到8次的用戶、購買過8次以上的用戶(每個網站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定次數,這里的數據是一般的規律)。
B2C網站平台從0到1,可以說明拉客能力。當一個客戶進來,如何做1到x(X的具體數字,垂直網站和綜合有區別,企業在不同階段,X也會變)也十分重要,不同階段的用戶的維護方法是不一樣的。今天看很多網站,從1次到3次,會有50%以上用戶就不回頭流失了,而到了5-8次以上流失率便放慢了。
如何從1做到X,也有許多需要討論的,但大部分用戶只有第一次購物體驗非常好才會回來重復購買。所以說,做好了從0到1,從1到X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