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安裝 Node.js ,node自帶了包管理工具 npm 。
但是由於npm在國內下載的時候是很慢的,所以這里推薦一個替代npm的淘寶鏡像cnpm.之后npm安裝請使用cnpm!
命令行安裝:
1
$ npm install -g cnp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安裝webpack
使用 npm install webpack -g ,webpack全局安裝到了本地環境中,就可以使用 webpack 命令了。
在項目中使用webpack
通過 npm init 實例化package.json文件。
通過 npm install webpack --save-dev 安裝 webpack 到 package.json 文件中。
或者通過 npm install webpack@1.2.x --save-dev 安裝指定版本的 webpack 到 package.json 文件中。
通過 npm install webpack-dev-server --save-dev 安裝 dev tools 到 package.json 文件中,本地運行webpack服務。
怎么使用Webpack
1、安裝 webpack 后,可以使用 webpack 這個命令行工具。主要命令: webpack <entry> <output> 。可以切換到包含webpack.config.js的目錄運行命令:
webpack 執行一次開發時的編譯
webpack -p 執行一次生成環境的編譯(壓縮)
webpack --watch 在開發時持續監控增量編譯(很快)
webpack -d 讓他生成SourceMaps
webpack --progress 顯示編譯進度
webpack --colors 顯示靜態資源的顏色
webpack --sort-modules-by, --sort-chunks-by, --sort-assets-by 將modules/chunks/assets進行列表排序
webpack --display-chunks 展示編譯后的分塊
webpack --display-reasons 顯示更多引用模塊原因
webapck --display-error-details 顯示更多報錯信息
2、每個項目下都必須配置有一個 webpack.config.js ,它的作用如同常規的 gulpfile.js/Gruntfile.js ,就是一個配置項,告訴 webpack 它需要做什么。
下面看一個簡單的示例:
復制代碼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module.exports = {
//插件項
plugins: [
//提公用js到common.js文件中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common.js'),
//將樣式統一發布到style.css中
new ExtractTextPlugin("style.css", {
allChunks: true,
disable: false
}),
//使用ProvidePlugin加載使用頻率高的模塊
new webpack.ProvidePlugin({
$: "webpack-zepto"
})
],
//頁面入口文件配置
entry: {
index : './src/main.js'
},
//入口文件輸出配置
output: {
path: __dirname +'/dist/',
filename: '[name].js'
},
module: {
//加載器配置
loaders: [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ass?sourceMap'},
{ test: /\.(png|jpg)$/, loader: 'url-loader?limit=8192'}
] },
//其它解決方案配置
resolve: {
extensions: ['', '.js', '.json', '.scss'],
alias: {
filter: path.join(__dirname, 'src/filters')
}
}
};
復制代碼
entry
entry 是頁面入口文件配置,可以是一個文件或者多個入口文件,可以是對象格式或者數組格式。
entry: {
index : './src/main.js'
}
entry:['./src/main.js','./src/index.js']
output
output 是對應輸出項配置,主要包括 path , filename 和 publishPath 屬性。 path 代表輸出的路徑, filename 代表輸出的文件名稱, publishPath 代表靜態資源發布后的前綴地址。
module.loaders
module.loaders 是最關鍵的一塊配置。它告知 webpack 每一種文件都需要使用什么加載器來處理。 點擊這里可以查看loader list 。
復制代碼
module: {
//加載器配置
loaders: [
//.css 文件使用 style-loader 和 css-loader 來處理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scss 文件使用 style-loader、css-loader 和 sass-loader 來編譯處理
{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ass?sourceMap'},
//圖片文件使用 url-loader 來處理,小於8kb的直接轉為base64
{ test: /\.(png|jpg)$/, loader: 'url-loader?limit=8192'}
]}
復制代碼
loader主要有3種使用方式:
1、在頁面里面引用資源使用
require("url-loader?mimetype=image/png!./file.png");
2、在webpack.config.js文件夾中使用
{ test: /.png$/, loader: "url?mimetype=image/png" };
3、在命令行中編譯使用
webpack --module-bind "png=url-loader?mimetype=image/png";
如上,"-loader"其實是可以省略不寫的,多個loader之間用“!”連接起來。
注意所有的加載器都需要通過 npm 來加載,並建議查閱它們對應的 readme 來看看如何使用。
拿最后一個 url-loader 來說,它會將樣式中引用到的圖片轉為模塊來處理,使用該加載器需要先進行安裝:
npm install url-loader -save-dev
配置信息的參數“?limit=8192”表示將所有小於8kb的圖片都轉為base64形式(其實應該說超過8kb的才使用 url-loader 來映射到文件,否則轉為data url形式)。也可以使用file-loader來加載資源文件。
plugins
plugins 是插件項,這里我們使用了一個 CommonsChunkPlugin 的插件,它用於提取多個入口文件的公共腳本部分,然后生成一個 common.js 來方便多頁面之間進行復用。 點擊這里可以查看plugins list 。
復制代碼
plugins: [
//提公用js到common.js文件中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common.js'),
//將樣式統一發布到style.css中
new ExtractTextPlugin("style.css", {
allChunks: true,
disable: false
}),
//使用ProvidePlugin加載使用頻率高的模塊
new webpack.ProvidePlugin({
$: "webpack-zepto"
})
]復制代碼
如上,包含兩種:
1、第一種webpack自帶的一些插件: webpack.ProvidePlugin 、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
2、另外一種則通過 npm 包安裝的: ExtractTextPlugin 。
resolve
最后是 resolve 配置,這塊很好理解,直接寫注釋了:
復制代碼
resolve: {
// require時省略的擴展名,如:require('module') 不需要module.js
extension: ['', '.js'],
//別名
alias: {
filter: path.join(__dirname, 'src/filters')
}
}
復制代碼
使用Webpack-dev-server
webpack-dev-server 是基於node.js Express服務,它同時包含了一個基於 Socket.IO 輕量的運行時環境。
復制代碼
'use strict'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var WebpackDevServer = require('webpack-dev-server');
var config = require('./webpack.config');
// 配置代碼自動編譯和熱替換插件
config.entry.unshift('webpack-dev-server/client?http://localhost:9090', "webpack/hot/dev-server");
config.plugins.push(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這里配置:請求http://localhost:9090/index.php,
// 相當於通過本地node服務代理請求到了http://testapi.uhouzz.com/index.php
var proxy = [{
path: "/index.php/*",
target: "http://pc.uhouzz.com",
host: "pc.uhouzz.com"
}]//啟動服務
var app = new WebpackDevServer(webpack(config), {
publicPath: config.output.publicPath,
hot:true,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proxy:proxy
});
app.listen(9090);
復制代碼
如上,引用 webpack 和 webpack-dev-server 模塊,通過WebpackDevServer啟動服務,通過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插件啟動代碼自動編譯頁面自動刷新。這樣,當你修改了html、js或者樣式文件,頁面會自動編譯刷新。
html頁面使用
直接在頁面引入 webpack 最終生成的頁面腳本和樣式文件即可。
復制代碼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webpack test</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dist/style.css">
</head>
<body>
<div id="app"></div>
<script src="/dist/common.js"></script>
<script src="/dist/build.js"></script>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