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程池的優點及監控


線程池在程序中用得相當多,同樣也很重要,那么線程池有什么優點或者能夠帶來什么好處?

1. 線程池的好處有如下三點:

(1).降低資源消耗,通過重復利用已經創建的線程降低線程創建和銷毀造成的消耗

(2).提高響應速度,當任務達到時,任務可以不需要的等到線程創建就能夠立即執行

(3).提高線程的可管理性,性程是稀缺資源,如果無限制的創建,不僅會消耗系統資源,還會降低系統的穩定性,故使用

     線程池可以進行統一的分配,調用和監控,但是也要做到合理的利用線程池,所以要對線程池的原理了如指掌

 

2.如何創建線程池和使用線程池?

可以通過ThreadPoolExecutor來創建一個線程池

new ThreadPoolExecutor(corePoolSize, maximumPoolSize,keepAliveTime, milliseconds,runnableTaskQueue, threadFactory,handler);

創建線程池需要的幾個參數

(1).  corePoolSize(線程池的基本大小):當提交一個任務到線程池時,線程池會創建一個線程來執行任務,即使其他空閑的基本線程能夠執行新任務也會創建線程,等到需要執行的任務數大於線程池基本大小時就不再創建,如果調用了線程池的prestartAllCoreThreads方法時,線程池會提前創建並啟動所有的基本線程

 

(2).runnableTaskQueue(任務隊列):用於保存等待執行的任務的阻塞隊列,

阻塞隊可以選擇如下幾個

a:ArrayBlockingQueue:是一個基於數組結構的有界阻塞隊列,此隊列按FIFO(先進先出)原則對元素進行排序。

b:LinkedBlockingQueue:一個基於鏈表結構的阻塞隊列,此隊列按FIFO(先進先出)排序元素,吞吐量通常要高於ArrayBlockingQueue,靜態工廠方法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使用了這個隊列

c:SynchronousQueue:一個不存儲的阻塞隊列,每個插入操作必須等到另一個線程調用移除操作,否則插入操作一直處於阻塞狀態,吞吐量通常高於LinkedBlockingQueue,靜態工廠方法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使用了這個隊列。

d:PriorityBlockingQueue:一個具有優先級得無限阻塞隊列。

 

(3).maximumPoolSize(線程池最大大小):線程池允許創建最大線程數如果隊列滿了,並且已創建的線程數小於最大線程數,則線程池會再創建新的線程執行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了無界的任務隊列這個參數就沒什么效果。

 

(4).ThreadFactory:用於設置創建線程的工廠,可以通過線程工廠給每個創建出來的線程設置更有意義的名字,Dubug和定位問題很有幫助

 

(5).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飽和策略):當隊列和線程池都滿了,說明線程池處於飽和狀態,那么必須采取一種策略處理提交的新任務。這個策略默認情況下是AbortPolicy,表示無法處理新任務時拋出異常。

 

但是在jdk1.5提供了四種策略

a:AbortPolicy:直接拋出異常

b:CallerRunsPolicy:只用調用者所在線程來執行任務

c:DiscardOldestPolicy:丟棄隊列里最近的一個任務,並執行當前任務。

d:DiscardPolicy:不處理,丟棄掉,

 

同時也可以根據應用場景需要來實現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自定義策略

 

(6):keepAliveTime(線程活動保持時間):線程池的工作線程空閑后,保持存活的時間。所以如果任務很多,並且每個任務執行的時間比較短,可以調大這個時間,提高線程的利用率。

 

(7).TimeUnit(線程活動保持時間的單位):可選的單位有天(DAYS),小時(HOURS),分鍾(MINUTES),毫秒(MILLISECONDS),微秒(MICROSECONDS, 千分之一毫秒)和毫微秒(NANOSECONDS, 千分之一微秒)

 

3.    線程池的監控

 

主要是通過線程池提供的參數進行監控。線程池里有一些屬性在監控線程池的時候可以使用

 

(1).taskCount:線程池需要執行的任務數量。

 

(2).completedTaskCount:線程池在運行過程中已完成的任務數量。小於或等於taskCount

 

(3).largestPoolSize:線程池曾經創建過的最大線程數量。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知道線程池是否滿過。如等於線程池的最大大小,則表示線程池曾經滿了。

 

(4).getPoolSize:線程池的線程數量。如果線程池不銷毀的話,池里的線程不會自動銷毀,所以這個大小只增不減。

 

(5).getActiveCount:獲取活動的線程數。

 

 注:可通過擴展線程池進行監控。也可以通過繼承線程池並重寫線程池的beforeExecuteafterExecuteterminated方法,我們可以在任務執行前,執行后和線程池關閉前干一些事情。如監控任務的平均執行時間,最大執行時間和最小執行時間等。這幾個方法在線程池里是空方法。如:

 

<b>protected</b>

<b>void</b>

beforeExecute(Thread t, Runnable r)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