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之所以要說明什么是內存中的堆、棧以及變量類型,實際上是為下文服務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淺拷貝”和“深拷貝”。
基本類型與引用類型最大的區別實際就是傳值與傳址的區別。測試用例:
var a = [1,2,3,4,5]; var b = a; var c = a[0]; alert(b);//1,2,3,4,5 alert(c);//1 //改變數值 b[4] = 6; c = 7; alert(a[4]);//6 alert(a[0]);//1
從上面我們可以得知,當我改變b中的數據時,a中數據也發生了變化;但是當我改變c的數據值時,a卻沒有發生改變。
這就是傳值與傳址的區別。
因為a是數組,屬於引用類型,所以它賦予給b的時候傳的是棧中的地址(相當於新建了一個不同名“指針”),而不是堆內存中的對象。而c僅僅是從a堆內存中獲取的一個數據值,並保存在棧中。所以b修改的時候,會根據地址回到a堆中修改,c則直接在棧中修改,並且不能指向a堆內存中。
5、淺拷貝
前面已經提到,在定義一個對象或數組時,變量存放的往往只是一個地址。當我們使用對象拷貝時,如果屬性是對象或數組時,這時候我們傳遞的也只是一個地址。因此子對象在訪問該屬性時,會根據地址回溯到父對象指向的堆內存中,即父子對象發生了關聯,兩者的屬性值會指向同一內存空間。
var a = { key1:"11111" } function Copy(p) { var c = {}; for (var i in p) { c[i] = p[i]; } return c; } a.key2 = ['小輝','小輝']; var b = Copy(a); b.key3 = '33333'; alert(b.key1); //1111111 alert(b.key3); //33333 alert(a.key3); //undefined
a對象中key1屬性是字符串,key2屬性是數組。a拷貝到b,12屬性均順利拷貝。給b對象新增一個字符串類型的屬性key3時,b能正常修改,而a中無定義。說明子對象的key3(基本類型)並沒有關聯到父對象中,所以undefined。
b.key2.push("大輝"); alert(b.key2); //小輝,小輝,大輝 alert(a.key2); //小輝,小輝,大輝
但是,若修改的屬性變為對象或數組時,那么父子對象之間就會發生關聯。從以上彈出結果可知,我對b對象進行修改,a、b的key2屬性值(數組)均發生了改變。其在內存的狀態,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原因是key1的值屬於基本類型,所以拷貝的時候傳遞的就是該數據段;但是key2的值是堆內存中的對象,所以key2在拷貝的時候傳遞的是指向key2對象的地址,無論復制多少個key2,其值始終是指向父對象的key2對象的內存空間。
6、深拷貝
或許以上並不是我們在實際編碼中想要的結果,我們不希望父子對象之間產生關聯,那么這時候可以用到深拷貝。既然屬性值類型是數組和或象時只會傳址,那么我們就用遞歸來解決這個問題,把父對象中所有屬於對象的屬性類型都遍歷賦給子對象即可。測試代碼如下:
function Copy(p, c) { var c = c || {}; for (var i in p) { if (typeof p[i] === 'object') { c[i] = (p[i].constructor === Array) ? [] : {}; Copy(p[i], c[i]); } else { c[i] = p[i]; } } return c; } a.key2 = ['小輝','小輝']; var b={}; b = Copy(a,b); b.key2.push("大輝"); alert(b.key2); //小輝,小輝,大輝 alert(a.key2); //小輝,小輝
由上可知,修改b的key2數組時,沒有使a父對象中的key2數組新增一個值,即子對象沒有影響到父對象a中的key2。其存儲模式大致如下:
轉自: http://www.cnblogs.com/chengguanhui/p/4737413.html
作者: 小輝_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