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吳岸城


1.機器學習

以買橙子為例:不同品種/顏色/大小等的橙子味道不同,我們創建一個包含了不同變量(品種/顏色/大小等)和結果(橙子的味道)的模型,將不同的橙子扔到模型中,模型就會隨着新的樣本變得越來越全面。這就是機器學習。

2.人腦是如何學習的

大腦學習包括信息輸入/模式加工/動作輸出

(1)信息輸入:視覺,聽覺,觸覺等。對應感覺神經元

(2)模式加工:比如人第一次看到猴子,大腦視覺皮層至少有30個不同區域會參與到這一過程中,每一塊區域負責處理圖像的一個方面,比如皮毛,尾巴。面部和動作,這些綜合起來形成了猴子的一個完整形象,儲存到大腦的記憶區中。對應聯絡神經元

(3)動作輸出:對應運動神經元

不同的輸入,以及不同的大量的神經元通過強弱不同的鏈接方式,導致了行為方式的多樣化。這就構成了復雜的神經網絡。

3.構造神經網絡

S代表神經元的輸出,p代表神經元的輸入,w代表輸入的權重,b代表神經元的內部強度:s=p1*w1+p2*w2+p3*w3+b

4.感知器的學習

感知器的學習就像探索性測試,通過不斷的修改神經網絡的權值和偏置,最終得到一個可用權重並用已經訓練好的感知機去做一些事情。

單層神經網絡學習步驟:

(1)預設任意的wb,並計算出實際輸出

(2)使用e=t-a,計算出期望輸出t和實際輸出a的誤差e

(3)使用w(new)=w(old)+eb(new)=b(old)+e,計算出新的wb,並回到步驟1

  重復上述步驟直到誤差e0,則學習完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