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擔心。這樣的年紀里,每個人在經歷一個新環境的時候,一開始可能前一夜都睡不着,熱血沸騰的想着在以后的日子里學習工作中如何去拼去努力,一旦過了興奮期,好似從火爐中拿出的一塊炭火,隨着時間、環境的變化隨之冷卻。每天下午在車上看向外面的窗外,心里想的是什么時候我才能開上這樣的車,旁邊坐的我的家人,這個想法像扎心了一樣,去年在想,前年也在想。我不僅想有一輛車,我還想有房子,這樣的年紀,就是應該有"夢"和"想"的年齡。但是這么久過去了,你還記得你的初心嗎?你的心智是不斷吸取還是已經逐漸降低?每天,每個人都奔來跑去是為了什么。
機遇任何時候都是公平的,很多時候不是自己沒有做一件事的想法,而是即使有想法了卻不敢動!不能動!動不起!好比爸爸和孩子一樣去搬磚,爸爸能搬動10塊磚,孩子由於年紀小最多只能搬動3 塊,孩子也想多搬,孩子心里想的可能還是搬動11塊,15塊,但是就是搬不動,究其原因還是自己的"電量"不夠。生活愜意的階層永遠還是屬於那些在年紀輕輕的時候肯吃苦肯奮斗和懂得"充電"的人。
十五六歲歲那年,我還在讀初三。上課不好好讀書,時常瞎想,想着等我到20歲的時候能如何如何,會如何如何。等到了那個20歲的年紀才發現並不會如何如何。只不過是那個年紀對20歲年紀的一個憧憬和向往。直到現在你才明白,你可以想着每天如何如何學習和進步,可以期待小目標與小夢想。但是千萬不要期待你的年齡會如何如何。當你期待時間的時候,時間只會殘忍的給你"當下的生活"水准。不要想着,明天會如何?要珍惜今天和以后的日子。
如今,每天感覺時間是越來越快了,時間越來越短了。小學時一天很慢,是因為心里老想着回家和爸媽的照顧;中學時一周很慢,是因為心里閑着終於等到周末可以回家玩游戲;高中時一月很慢,是老想着什么時候放假才能回趟家順道和朋友去泡吧;大學時一學期很慢,老想着一年一年快過完充斥着不僅僅是和朋友玩,假期回家陪父母更是對社會的期望(看着周邊的同學、朋友早已在社會上賺錢了,充滿了向往)。但是,少年,你知道嗎?所有人對你的期望不是怕你不能走上社會,而是擔心你的學業、專業、以及儲備的方方面面知識在這個"林子大"的社會中夠用嗎?
如今,你那個年紀的想法統統達到你的要求了,統統按照你的心里來了。你有了小收入,你有了權利和能力,你可以去玩,更可以去實現你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貪戀了,你的父母的年紀也不能給你操心太多和分擔太多了。但是,在這風華正茂、正是奮斗的時候你和同齡的優秀人相比,你還能繼續任性下去嗎?你還敢無憂無慮的任性嗎?你還在期望什么假期?期望什么時間再快點?
風華正茂正是奮斗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