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理論也先不說,代碼先給大家看下:
接下來:用一句話總結==和equals的區別
==號比較的是內存地址 || equals()比較的是字符串的內容
解析:
A ==操作符專門用來比較兩個變量的值是否相同,也就是用於比較變量所對應的內存中所存儲的數值是否相同,要比較兩個基本類型的數據或兩個引用變量是否相等
只能用==操作符。
B equals方法用來比較兩個獨立對象的內容是否相同,兩條new語句創建了兩個對象,然后用s3,s4兩個變量分別指向其中的一個對象,這是兩個不同的對象,它們的
首地址是不同的,就是說s3,s4中存儲的數值是不同的,所以表達式s3==s4將返回false,而兩個對象中的內容是相同的,所以s3.equals(4)返回了true。
【字符串的比較基本上都是使用equals方法。
如果一個類沒有自己定義的equals方法,那么ta將繼承Object類的equals方法,Object類的的實現代碼如下: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return this==o;
}
這說明如果一個類沒有自己定義的equals方法,ta默認的equals方法,等同於使用==操作符,也就是比較兩個變量指向的對象是同一個對象。這時候使用equals和==
會得到相同的結果!!s1==s2和s1.equals(s2)都是true。如果希望寫的類能夠比較兩個實例對象的內容是否相同,則需要覆蓋equals方法!!
】
最后總結:
1.對於基本數據類型,只有==,沒有equals()(注意String類型不是基本數據類型),所以很明顯值相等就為true。
2.對於字符串,==指比較兩者的內存地址,equals()則重寫了Object類的equals(),比較的是內容,你可以查看API看看它怎么重寫的。對於字符串是存放在方法區的字符串常量池里的,無論定義多少,只要字符串值相等都指同一塊內存地址,所以==和equals()結果沒區別。
3.對於實例對象而言,==比較的依然是內存地址(所以你可以看出無論什么情況,==一直比較的都是內存地址),而equals()默認重寫Object類的equals()方法(比較地址)。但是一般我們會自己重寫equals(),讓它比較值是否相等。
4.建議:學完“內存地址”和“重寫”的內容,再回過頭來看這一知識點。
附加總結:
而java的8大基本數據類型分別是:
數據類型 大小 范圍 默認值
byte(字節) 8 -128 - 127 0
shot(短整型) 16 -32768 - 32768 0
int(整型) 32 -2147483648-2147483648 0
long(長整型) 64 -9233372036854477808-9233372036854477808 0
float(浮點型) 32 -3.40292347E+38-3.40292347E+38 0.0f
double(雙精度) 64 -1.79769313486231570E+308-1.79769313486231570E+308 0.0d
char(字符型) 16 ‘ \u0000 - u\ffff ’ ‘\u0000 ’
boolean(布爾型) 1 true/false false
分類為:
邏輯類 boolean
文本類 char
整數類 byte, short, int, long
浮點類 double, float。
String是最基本的數據類型嗎?
String類並不是基本數據類,而是一個類(class),是C++、java等編程語言中的字符串。String類是不可變的,對String類的任何改變,都是返回一個新的String類對象。 String 對象是 System.Char 對象的有序集合,用於表示字符串。String 對象的值是該有序集合的內容,並且該值是不可變的。
好了,這個知識點就總結到這里吧,小編在走之前,把上面的代碼給大家粘貼過來吧,這省了部分人不少時間...哈哈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Java";
String s2 = "Java";
String s3 = new String("Java");
String s4 = new String("Java");
//1、==兩個字符串@新建對象之前比較
System.out.println("s1==s2:"+(s1==s2));
//2、==字符串與新建對象比較
System.out.println("s1==s3:"+(s1==s3));
//3、==兩個字符串@新建對象之后比較
System.out.println("s3==s4:"+(s3==s4));
//1、equals兩個字符串@新建對象之前比較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s1.equals(s2)));
//2、equals字符串與新建對象比較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3):"+(s1.equals(s3)));
//3、equals兩個字符串@新建對象之后比較
System.out.println("s3.equals(s4)"+(s3.equals(s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