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im 的三種模式
(1) 插入模式
在插入模式中,才能輸入文字;要進入插入模式,可以按鍵 “i”;如果要進入插入模式時,直接切換到下一行,可以輸入“o”;
(2) 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中,主要進行文中光標移動、選中文段、刪除、復制等功能;由插入模式、底線模式進入命令模式時,直接按“esc”即可;
(3) 底線模式
在底線模式,可以保存、退出 文本;要想進入底線模式,需要先進入命令模式,再直接按“Shift+:”,此時在編輯頁面最左下角會出現:。
功能命令說明(在:中可輸入命令):
- set nu :文本中出現行號;
- w :保存,並停留在當前編輯頁面;
- w xxx.sh:將當前文本保存,文件名為xxx.sh(該種情況一般是未通過文件形式進入該編輯器,而是直接在命令行中輸入vi 進入該編輯器,此時該編輯器的文本沒有對應文件);
- q:退出;
二、vim 的基本使用步驟
這里主要以創建shell腳本為例。
(1) 首先進入Linux桌面,可以創建一個文件夾,用來存儲文本;
(2) 右鍵,選擇“在終端中打開”,出現shell命令行
(3) 在命令行中可以輸入vi命令
- 輸入vi;直接進入vim 編輯器,在該編輯器中按鍵 i ,進入插入模式;
- 輸入 vi hello1.sh,會直接進入vim 編輯器,若原先就沒有 hello1.sh,此時編輯器會顯示為新文件,對於新文件,在編輯完內容,保存時(Esc、Shift+:、w),會直接在當前目錄創建hello1.sh;
- 輸入 vi hello1.sh,會直接進入vim 編輯器,若hello1.sh原先就存在,此時直接將文本內容呈現在編輯器中,可以進行編輯;
圖中黃色部分是原文件中本身存在的內容。
- 輸入 vi ,打開編輯器,此時編寫的內容,在保存時,需要指明文件名稱。
hello3.sh為新創建的文本。
- 輸入vim + hello3.sh 會直接進入到hello3.sh的內容中,且鼠標會移至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