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Windows命令行系列(3):命令行腳本基礎


命令行腳本是包含可執行命令的文本文件,這些命令一般和命令行窗口鍵入的命令一致。腳本文件中的命令就是標准的文本字符,因此可以通過普通的文本編輯器,如 Windows 記事本來編輯。在腳本中輸入命令時,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條命令,或者每一組需要一起執行的命令,都因該保存在腳本的單獨一行中,以便確保命令的正確執行。

在常見的編程語言中,如 C/C++/C# 等語言中每條語句都要用分號來表示結束。而在命令行腳本中,沒有諸如分號之類的特定終止符,而是通過斷行(比如按下Shift+Enter鍵)、回車與斷行(按下Enter鍵)、文件結尾標志三種方式來表示語句結束。

1、實用功能

1.1、為腳本添加注釋

rem 命令用於注釋單行命令,類似與 C# 等語言中注釋符//。需要注意的是,當在批處理文件中通過 rem 命令注釋了某一行之后,該行就不會被執行了,但默認被注釋的命令內容還是會被回顯到窗口上,這時候可以結合下面將要講到的 @ 命令,寫成 @rem 就一定不會顯示了。

1.2、控制命令的回顯

echo@兩個命令,echo命令用於在命令回顯消息、關閉或打開命令回顯(當回顯處於打開狀態,執行批處理文件時將逐條顯示批處理文件中的命令行;相反,當回顯處於關閉狀態時,不會顯示命令行本身),而@命令用於以行為單位控制命令的回顯方式。

示例 1:向命令行回顯一條消息(Hello Word!)

echo Hello Word!

示例 2:關閉命令行回顯(關閉回顯之后就看不到命令提示符前的路徑了)

echo off

示例 3:打開命令行回顯(默認打開)

echo on

示例 4:在任何一行命令前加上@即可關閉該行的回顯

@echo Hello Word! 

1.3、使用數學表達式

命令行腳本支持算術運算、賦值運算、比較運算、按位運算等常見的數學運算。所有數學運算都得在set命令的參數/a之后進行。

示例:

set /a add=3+7
set /a sub=3-7
set /a mul=3*7
set /a div=5/2
set /a mod=5%2
set /a exp=2*2*2

1.4、向腳本傳遞參數

在調用命令行腳本的時候還可以向腳本傳遞參數。傳遞給腳本的每一個參數都可以用形參進行檢查和解釋。第1個參數用%1表示,第2個參數用%2表示,依次類推,第9個形參為%9。但如果向腳本傳遞的參數多於9個,則會被保存到一個特殊的參數變量%*中去,通過shift命令可以查看%*中的實參;另外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通過shift命令進行形參移位,譬如shift /2表示忽略第2個參數,從第3個參數開始往前移動。還有一個特殊的形參是%0,它代表當前腳本的名稱。

示例:

在 D 盤新建一個記事本,然后鍵入下面的腳本:

@echo 當前腳本的名稱是:%0
@echo 第1個參數的值是:%1
@echo 第2個參數的值是:%2
@pause

將記事本改名為 try.bat,然后打開命令行(cmd.exe)調用該腳本:

try abc 123

結果如下:
cmd03

2、使用變量

在命令行腳本中,我們通常所說的變量更可能是指環境變量。環境變量有多種來源,有內置在操作系統之中的,也有在系統啟動時來自系統硬件的,這些被稱之為內置系統變量,對所有 Windows 進程都可用。系統變量也可來自 Windows 注冊表。除內置系統變量之外,還有一些登錄時設置的變量,這種變量被稱為內置用戶變量。

通過set命令可以查看當前命令行實例中所有變量及變量值。除標准的系統變量和用戶變量之外,還可以通過set命令在命令行中隨時創建或設置變量。

有些變量在命令行中有着特殊的含義,如 path、computername、homedrive、errorlevel 等。其中 errorlevel 變量可以追蹤最近使用命令的退出代碼。如果命令正常執行,則錯誤級別為 0;如果命令在執行過程中出錯,則錯誤級別會被設置為一個適當的非 0 值(1 表示一般的錯誤,2 表示執行錯誤,意味着命令沒有正確執行,-2 表示算數錯誤)。

2.1、變量的命名及定義

在命令行腳本中,變量名是大小寫不敏感的,在定義變量的時候可以區分大小寫,但在調用的時候不區分大小寫。變量名可以是任意字母、數字或字符的組合,如 2s、38、? 等理論上都是合法的變量名。盡管如此,我們也還是應該要使用便於理解的名字來做為變量名。

在命令行中聲明變量時必須同時為其賦值,定義變量的語法如下:

set variable_name=variable_value

在變量名和變量值中,空格都是有效的,但一般不建議使用。命令行也不對具體的數據類型進行區分,所有的變量都是以字符的形式存儲,即使變量值設置為數值也是如此。但在進行數學運算的時候,命令行是可以判斷出字符串是否為數值的。

有些字符是命令行的保留字符,如 @、<、>、&、|、^ 等,在使用這些字符的時候,無論出現在變量值中的那個位置,都必須使用轉碼字符 ^ 對其進行轉碼。

示例:

set var1=abc
set var2=985
set var3=3.14
set var4="ok"
set var5="2^&3"
set "name=張三"

2.2、調用變量

在命令行中任何需要用到變量的地方都可以調用變量,調用的方式是用兩個百分號包裹變量名,即%variable_name%

示例:

echo %var3%                       輸出變量 var3 的值
echo %name%                       輸出變量 name 的值
cd %systemroot%\system32          切換到系統目錄下的 system32 目錄中
set syspath=%systemroot%\system32 定義一個變量 syspath 並用其它變量為其賦值

綜合案例:

@rem 定義變量接收用戶輸入
@echo off
@set /p str=請輸入任意內容,然后回車:
@echo 您剛剛輸入的內容是:%str%
@pause

2.3、變量的作用域

在命令行中用set命令所做修改的作用范圍是局部化的,也就是說set命令的作用僅限當前會話窗口,窗口關閉后之前的修改就會失效。

有時候可能還需要對變量的作用范圍做進一步約束,使其僅作用於腳本的某一部分。要做到這一點,可以通過setlocal命令來標記一個局部范圍的開始,使用endlocal命令來標記一個局部范圍的結束。

示例:

setlocal
set cnt=5
endlocal

在一個比較長的作用范圍內,使用完變量之后,應該要對其進行適當處理,以便釋放該變量占用的內存,防止無意間再次引用該變量時出現預期之外的結果。在命令行中只要把變量的值設置為空,該變量就不復存在了。

示例:

set var3=

3、結構語句

3.1、選擇語句

命令行中的選擇語句是 if,該語句有 3 中不同的形式,本節將逐一介紹。

普通的 if 語句:如果條件為真則執行該語句,否則繞過該語句。

語法(語法中的圓括號並非必須,但使用圓括號會使語句結構更加清晰):

if condition (statement1) [else (statement2)]

示例:

set v1=1
if %v1%==1 (echo is one) else (echo is not one)
if %v1%==1 (hostname & ver & ipconfig /all)

如果存在 try.bat 文件,則把該文件的內容輸出到控制台:

if exist try.bat type try.bat

if not 語句:如果條件為假則執行該語句,否則繞過該語句。

語法:

if not condition (statement1) [else (statement2)]

示例:

if not %errorlevel%==0 (echo error has occurred) else (echo running well)

if defined & if not defined:這兩個語句用於檢查某變量是否存在。

語法:

if defined variable_name statement
if not defined variable_name statement

在用於安全檢查的時候,這兩個語句非常有用。第一個語句是在變量存在的時候,執行某條命令。第二個語句是在變量不存在的時候,執行某條命令。

示例:

if defined v1 (echo %v1%)

3.2、迭代語句

命令行中的迭代語句是 for,該語句與常見的編程語言(如 C#)中的 for 循環有很大的不同。命令行中的 for 語句主要用於在成組的文件與目錄中進行迭代處理,並以行為基礎分析文本文件、字符串以及命令的輸出信息。

最常見的 for 語句語法如下:

for iterator do (statement)

語法中的 iterator 用於控制 for 循環的執行。對 iterator 中每一個步驟或元素,都會執行特定的語句。它可以是單一的一條命令,也可以是使用命令管道、命令鏈、命令分組等技術組合起來的多條命令。

iterator 通常包含一個初始化變量和一組需要反復執行的元素,比如需要遍歷的一組文件或某范圍內的一組值。初始化變量也就是要使用的值的占位符,使用初始化變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變量只存在於 for 語句的上下文中。
  • 變量名必須在 a~z 或 A~Z 的范圍內,比如 %%a、%%b、%%c。
  • 變量名是大小寫敏感的,也就是說,%%a 與 %%A 是不同的。

常見迭代形式表如下:

迭代功能 語法格式
文件集合 for %%variable in (fileSet) do statement
目錄集合 for /D %%variable in (directorySet) do statement
子目錄中的文件 for /R[path] %%variable in (fileSet) do statement
遍歷一系列的值 for /L %%variable in (stepRange) do statement
分析文本文件、字符串以及命令輸出 for /F[options] %%variable in (source) do statement

上表中提供的迭代形式也可以在命令行中交互式地使用 for 語句,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 %variable,而不是 %%variable。除此之外,腳本中的 for 語句與在命令行中使用 for 語句是完全一樣的。

遍歷一系列值:用於操作數值。

語法:

for /l %%variable in (start,step,end) do (statement)

示例(輸出 1~9 之間的奇數):

@for /l %%v in (1,2,9) do @echo %%v

在成組的文件中迭代執行:用於操作文件組中的文件。

語法:

for %%variable in (fileSet) do statement

語法中的 fileSet 用於指定需要處理的文件集,文件集可以是如下形式。

  • 通過文件名指定為單獨的文件,如 myfile.txt。
  • 通過文件名通配符指定一組文件,如 *.txt。
  • 使用空格分割的多個文件或文件組,如 myfile.txt *.doc *.docx。

示例 1(輸出 D:\Workspace 目錄中所有 txt 文件的全路徑名):

for %%i in (D:\Workspace\*.txt) do (echo %%i)

示例 2(輸出 D:\Workspace 目錄及其子目錄中所有 txt 文件的全路徑名):

for /r D:\Workspace %%i in (*.txt) do (echo %%i)

示例 3(輸出 D:\Workspace 目錄及其子目錄中所有 jpg 或 png 文件的全路徑名):

for /r D:\Workspace %%i in (*jpg,*png) do (echo %%i)

示例 4(輸出 D:\Workspace 目錄及其子目錄中所有文件的全路徑名):

for /r D:\Workspace %%i in (*) do (echo %%i)

示例 5(輸出 D:\Workspace 目錄及其子目錄中所有名稱包含 windows 的文件全路徑名):

for /r D:\Workspace %%i in (*windows*) do (echo %%i)

示例 6(輸出 D:\Workspace 目錄及其子目錄中所有路徑包含 windows 的文件夾全路徑+windows):

for /r D:\Workspace %%i in (windows) do (echo %%i)

從上述幾個例子中也能看出來,匹配模式中第一個字符必須是星號,否則就匹配不到文件了。如果完全不帶星號則會匹配到路徑包含指定字符的文件夾全路徑+指定字符。

在目錄中迭代執行:用於操作目錄組中的目錄。

示例(輸出 D:\Workspace\ 中所有的子目錄名):

for /d %%v in (D:\Workspace\*) do echo %%v

3.3、子程序 & 過程

使用子程序:也就是通過goto跳轉到另一段程序繼續執行。goto的作用是將命令解釋器直接跳轉到批處理腳本中某個標記行。

示例:

@if not defined v (@echo error: Undefined parameters!) & (goto exit)
@if %v%==1 goto subroutine1
@if %v%==2 goto subroutine2
@if %v%==3 goto subroutine3
@goto exit

:subroutine1
@echo In subroutine 1
@goto exit

:subroutine2
@echo In subroutine 2
@goto exit

:subroutine3
@echo In subroutine 3
@goto exit

:exit
@echo Exiting...

使用過程:也就是在腳本中調用其它腳本,而又不會退出原腳本。進行過程調用時,命令行會執行調用的腳本,逐一執行其中的命令,結束后返回到原腳本,並從過程調用語句的下一行語句開始執行。

示例:

@if %v%==1 call file1

上例中,如果不適用call語句,也能調用 file1 腳本,但在 file1 腳本執行完畢之后控制權不會返回給調用者(原腳本)。

call 命令用於調用另外一個批處理文件。常用的方式就是call sample.bat,新擴展的一個用法是call :label arguments,也就是用 call 來調用 bat 文件內部的一段腳本,然后用 exit 來退出當前的 call 調用。

4、總結

本文主要講述了命令行腳本的注釋、回顯、參數、變量、結構控制語句等基礎內容。

本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hanzongze/p/cmd-script-base.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客園博主 韓宗澤 原創,作者保留署名權!歡迎通過轉載、演繹或其它傳播方式來使用本文,但必須在明顯位置給出作者署名和本文鏈接!個人博客,能力有限,若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