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結法和賬結法


為了計算出當期利潤,通常采用兩種方法:表結法和賬結法。

國內一些財務系統多采用賬結法,這似乎比較符合中國式習慣。即:期末,損益類的虛賬戶的余額結轉匯總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后賬戶無余額;資產負債類實賬戶結轉余額到下一期間做為期初余額。
而SAP系統使用所謂的表結法。
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


(1)賬結法:月結時,通過編制轉賬憑證將損益類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通常包括兩部分:編制結賬分錄和結清賬戶。
結轉收入科目余額 分錄
Dr:各種銷售收入
  Cr:本年利潤 銷售退回
結轉費用科目余額  分錄
Dr:本年利潤
  Cr:銷售成本/管理財務各期間費用 /所得稅費用等
注意
*本月實際確切應該稱本期,多數外資公司使用的會計年度變式並不以月份做期間。
*不再區分科目和賬戶,兩者區別請參考相關財務書籍。
結轉后,本年利潤的本期數即是當期的利潤(或虧損),本年累計數則反映到當期累計實現的利潤(或虧損)。顯然,賬結法的工作量非常之大,當然使用電算化由電腦自動完成可以不考慮工作量的問題。
年結處理和以上月結結轉步驟基本相同,一般按中國的傳統會計處理方法會再將本年利潤結轉至留存收益科目。


(2)表結法:損益類科目在每筆交易時自動累計余額,月末不用做任何結轉分錄。
不用做任何結轉動作,而是通過數據庫表格(相關表格:GLT0和其它SPL的summary table)中保存的損益類科目(P&L)各期間余額和編制的財務報表版本(Tcode:FSE1/FSE2)自動計算出各期利潤。年末才將各P&L科目的全年累計余額結轉入留存收益科目(retained earnings)。留存收益包括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並未產生分錄,只是結轉余額(Carryforward)至下年,作為下年年初數而已。
在SAP的表結法中,實際上P&L和BS科目發生額的處理方法完全相同,直接記錄累計額,只是年結(Tcode:F.16)時,BS balance carryforward至下年作年初余額(Tcode:FS10N的第一欄balance carryfowd的Cumulative balance),而全部P&L余額結轉至留存收益科目而已。

這樣,表結法大大減少了轉賬環節的工作量,同時並不影響財務報表的編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