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nsight的使用方法逆天整理


http://www.cnblogs.com/ningskyer/articles/4038501.html

A. why SI:

  為什么要用Source Insight呢?因為她比完整的IDE要更快啊,比一般的編輯器便捷啊!她有逆天的查看定義,查看調用,查看引用功能以及方便的Context Window上下文顯示,像這樣的東西非常有利於查看大量代碼!

  那么問題來了——比如我現在隨便找了一份源碼,我該要怎么閱讀呢?很簡單,SI可以極其方便地將一個源碼目錄變成source insight工程,然后直接操作——來天吞天,來地含地:新建工程——>命名工程——>設置源碼目錄——>好了,去閱讀吧。。。

  那么又有一個問題,比如老子要設置字體背景之類的東西哩?呵呵,Options->Preferences…里面的內容能讓你晚上做夢都笑醒了。

 

  所以說到這里,SI的強大之處在於:速度快,閱讀方便,設置方便。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她還有強大的自定義指令的功能,這個還在學習,放下不表。但是,就這些基本的功能就已經能支持我很好的工作了啊!

   

 

B. SI Project初體驗與窗口布局介紹:

  新建工程之后是add and remove files這個窗口,一般add tree就把文件夾里的所有文件都加載進這個工程了。那么Load完成之后呢?close對話框就可以了啊。close之前有個神奇的地方向大家介紹下——SI可以加不同路徑的代碼進入你的工程,嘿嘿嘿。。。

 

  完成之后,Project Window就出現在右邊了,點擊其中任意一個文件,內容就顯示在中央編輯區域了。左邊是Symbol Window,可以快速定位函數、變量定義等。下面是Context Window,顯示有用的上下文相關信息。可以通過View菜單調出或者關閉各種窗口。比如Relative Window可以顯示出方法中調用的方法。

 

  以下是source insight標准工作界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是Symbol window /編輯區 / Project window / Relative window / Context window. 這樣的布局是非常方便的,大家就按照這樣布局就行。可能有的人source insight窗口嵌入有問題,沒事兒,多試幾次多拖拽幾次就行了。。。

 

 

C.幾種逆天功能:

1.同步

  在編輯區域中,鍵盤按下Ctrl,用鼠標單擊變量或方法時,會跳到變量或方法的定義。

  如果某個變量或者方法是黑色字體表示的,說明它還沒有被定義。

  當然有時候也不是因為沒定義,需要同步一下,Project->Synchronizing Files

 

2.查看定義

  可以選中一個變量,然后右鍵,Jump to Definition,跳轉到定義。

  當然,上面提過,也可以直接Ctrl+鼠標點擊。

  在編輯區域內選中變量或者方法,過一兩秒,Context Window會自動顯示定義。

 

3.查找引用

  選擇一個變量或方法后右鍵Lookup References…就可以進行查找。

  查找結果顯示在一個框里,點擊每條查找結果前面的紅色標記(兩個紅色的相背的三角形),可以該條結果對應代碼文件,進入代碼編輯狀態;再點擊代碼中的查找對應行開頭的紅色標記可以轉回查找結果頁面。

  工具欄上有相應的圖標進行上一條和下一條的跳轉。

 

  Lookup References彈出的對話框里可以進行查詢的選項配置。比如是否大小寫敏感,是不查找注釋還是只在注釋里查找。

  另外Search Method也可以選是字符串、正則、關鍵字、還是引用類型。

 

4.查找調用

  這個是針對方法的,選中方法名,然后右鍵Jump to Caller,如果只有一次調用,則直接跳轉,如果多次調用,則顯示一個列表框,選擇一項就會跳轉過去。

  文件中的查找可以通過菜單Search。

 

附錄:Source Insight常用快捷鍵

  1.Ctrl + 鼠標單擊 進入定義.

  2.Alt + F12可以切換,讓字符寬度變得一致,或者是大小不同地顯示。

  3.Shift + F8 標亮文本中光標所在的單詞。

  4.Ctrl + G (或者F5) 跳轉到某一行。

  5.Ctrl + O 搜索文件,找到回車打開,找不到ESC退出

  6.Alt + G (或者F7) 打開Symbol Window.

  7.Alt +, 后退;Alt+.前進.

  8.Ctrl + F 查找關鍵字。

  9. Ctrl + Shift + F 全工程查找關鍵字

~~~~~~~~~~~~~~~~~~~~~~~~~~~~~~~~~~~~~~~~~~~

用以致學,學以致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