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否代替————銀行櫃台前台
王少英
文章來源:百度
智慧銀行是互聯網時代的銀行變革的方向,將推動銀行網點向“輕型化”、“自助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在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傳統金融機構面臨着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和民營銀行試點進入競爭加劇等多重沖擊,傳統銀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高效、智能化、自動化、成本節約等市場需求,需要加速變革。為了應對上述挑戰,金融機構需要改變服務理念和更多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快傳統物理網點向輕型化、自助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通過信息技術實現銀行業務流程再造,將信息化、業務流程與硬件設備集成以形成定制化的自助機具系統(設備),以提高銀行網點服務效率並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客戶體驗和忠誠度。
效率、安全性和精確性是推動銀行自助設備替代人工的主要因素。銀行網點輕型化、自助化和智能化轉型,適應了在互聯網金融興起和社會消費主體的需求變化,銀行網點的主要功能將逐漸從傳統的金融產品交付場所向綜合型銷售、服務平台轉變,促使銀行業機構需要更多的自助設備終端,其中效率、安全性和精確性是推動銀行自助設備替代人工的主要因素。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1 年末,全行業共有426,237 台自助設備投入運行,2011年共增加各類自助設備90,629 台;2012 年度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自助設備10.02 萬台,增加24.5%,總數達到50.92 萬台;2013 年度自助設備新增11.38 萬台,同比增長22.17%,總數達到62.69 萬台;2014 年度自助設備達到65.4 萬台,新增2.7 萬台,同比增長4.33%。
銀行網點轉型等智慧銀行建設,已從單一的自助終端過渡到高度集成的系統和設備階段。從產品定位和發展階段來看,智慧銀行涉及的產品經歷了單一的自助終端或系統、前台業務的后移和集中化處理、VTS(虛擬櫃台系統)為代表的高度集成型系統和設備統一業務辦理三個階段。其中虛擬櫃台不僅在設備層面整合了功能復雜的各式功能模塊,使客戶可以通過一台設備就可以辦理所有自助終端能夠辦理的業務,統一客戶辦理業務的渠道。在軟件層面整合並重構了銀行業務處理流程,充分利用客戶自助+創新的業務流程和后台專業審核模式,相比基於櫃台人工受理模式速度提升數倍。虛擬櫃台目前已在中國農業銀行大量采購,收效明顯,得到行業內其他銀行客戶的高度認同,並引發追隨和對虛擬櫃台系統的大規模需求。
虛擬櫃台系統(Virtual Teller System 簡稱 VTS)又稱超級櫃台系統或虛擬櫃員系統,以銀行個人業務為主,對公業務為輔,針對來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客戶群體,通過對多種硬件外設和軟件系統的整合,統一客戶在網點辦理業務的渠道,實現遠程客服協作、遠程集中作業審批、客戶自助業務辦理和臨櫃預處理等多層次的作業分流。虛擬櫃台系統根據銀行業務新流程專門定制,整合了發卡器、打印機、櫃員指紋儀、身份證閱讀儀、攝像頭、掃描儀等多種設備,功能覆蓋個人開卡、簽約、賬戶掛失、個人外匯、理財、基金等多項產品,可分為在網點大堂使用的立式設備和供低櫃及上門營銷使用的桌面式設備。虛擬櫃台系統通過流程與技術創新實現有人值守和無人值守、社區和微型網點等多種形態的運營支持,形成新的模式,極大地提高銀行的業務處理效率,並深刻地影響和改變銀行業的運營模式和網點的功能定位,推動網點由交易處理向服務與營銷轉型《文章來源:百度》
我認為人工智能將取代銀行櫃台前台,如果人來在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打不風就愛能夠被人工智能取代,導致大量的人失業,所以人們在不改進,將會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