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接口的讀取存放在內存中,實現了Web網站直接讀取內存數據,大大的減少了訪問接口帶來的等待時間,這個功能是比較實用的
需要下載一下‘類庫’及‘Redis-x64-3.2.100程序包’
百度雲材料下載地址:鏈接: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boYltxl 密碼 h1e4
1.材料下載完,在Windows64位系統上安裝【Redis-x64-3.2.100程序包】
這里為了教大家使用Redis,我把電腦上的Redis卸載了,重新安裝一遍
安裝步驟就是下一步,同意,你們懂得,
這里我把安裝路徑放在了D盤Redis文件夾下,文件夾是自己創建的,安裝位置你們隨意,高興就好
這里選擇端口號,可能不一樣,紅字意思是“防火牆服務必須運行以添加新的異常”,然后安裝完成后
2. 運行cmd控制台
先打開 d:
cd redis
redis-cli.exe
可能安裝路徑不一樣 總是你運行剛安裝的redis-cli.exe 就好
3.接下來就測試一下本電腦的Redis的存儲功能
存儲格式是采用 鍵值對的格式 【Key,Vaule】 程序員都懂的
方法1 get Key :獲取Key的值
方法2 set Key value 設置Key 的值是value,Key值如果存在則替換,很好理解吧
方法3:del Key 刪除Key
實例:
4.這是在計算機內存中存儲的值如何在程序中獲取和設置
接下載看 宇宙無敵VS 我創建了一個控制台程序 RedisDemo
將百度雲里下載的 8個DLL類庫引用進去
namespace RedisDemo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先new 一個Redis客戶端類,參數是(ip,端口號) RedisClient Redis = new RedisClient("127.0.0.1", 6379); Redis.Set<string>("Name", "Anker_Zhang[博客園]"); string name= Redis.Get<string>("Name"); Console.WriteLine("Name值為:{0}", name); Redis.Del("Name"); Console.WriteLine("刪除了 Name Key"); name = Redis.Get<string>("Name"); Console.WriteLine("Name值為:{0}", name); Console.WriteLine("*******當然這里都是讀取的內存值,cmd控制台設置的Key程序中也可以獲取到*******"); string content = Redis.Get<string>("Content"); Console.WriteLine("在cmd控制台設置的Content, Content值為:{0}", content); Console.ReadLine(); } } }
這樣就實現了Redis通過程序讀取數據了 ,一般這樣的功能搭配接口數據使用比較搭,可以大大減少請求接口所用時間
Redis簡介
已經有了Membercache和各種數據庫,Redis為什么會產生?Redis純粹為應用而產生,它是一個高性能的key-value數據庫。 redis的出現,很大程度補償了memcached這類keyvalue存儲的不足,解決了斷電后數據完全丟失的情況;在部分場合可以對關系數據庫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性能測試結果表示SET操作每秒鍾可達110000次,GET操作每秒81000次(當然不同的服務器配置性能不同)。
Redis是一種面向“鍵/值”對類型數據的分布式NoSQL數據庫系統,特點是高性能,持久存儲,適應高並發的應用場景。和Memcached類似,它支持存儲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鏈表)、set(集合)和zset(有序集合)。 這些數據類型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並集和差集及更豐富的操作,而且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支持各種不同方式的排序。redis 與memcached一樣,為了保證效率,數據都是緩存在內存中。區別的是redis會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數據寫入磁盤或者把修改 操作寫入追加的記錄文件,並且在此基礎上實現了master-slave(主從)同步。
redis目前提供四種數據類型:string,list,set及zset(sorted set)。
Redis的存儲分為內存存儲、磁盤存儲和log文件三部分,配置文件中有三個參數對其進行配置。
- save seconds updates :指出在多長時間內,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將數據同步到數據文件。
- appendonly yes/no :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進行日志記錄。如果不開啟,可能會在斷電時導致一段時間內的數據丟失。因為redis本身同步數據 文件是按上面的save條件來同步的,所以有的數據會在一段時間內只存在於內存中。
- appendfsync no/always/everysec :數據緩存同步至磁盤的方式。no表示等操作系統進行數據緩存同步到磁盤,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動調用fsync()將數據寫到磁盤,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