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其實更多是寫給自己看的
這是一個你第一眼看去絕不大可能同意的觀點,“what? 博客的主要作用難道不是給他人分享自己學來的知識嗎?”,你可能會抱有這樣的疑問。對此,且聽我細細說來:
第一,自己寫的博客對於他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給人以啟發和引導,以及查漏補缺。而相比之下,在給讀者們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這一方面可能顯得比較局限。
第二,雖然博客除了給他人啟發外,作用實在有限,但寫博客對博主本身的益處卻遠不止於此。筆者我在寫技術博客的時候,總覺得說成寫博客,倒不如說是“學習+思考+總結+提升”這一整個過程,是個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止於寫作本身
所以,愚竊以為:對大多數人而言(例如我),寫博客的目的:60%自己的學習+40%給其他人學習
【注】這個說法是基於大多數還在學習和成長中的童鞋們說的。當然了,對於許多熱愛寫作的博客大牛來說,分享知識才是主要的目的
寫博客——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升華,並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博客的作用:
系統地整合自己某一階段的學習成果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許多時候總喜歡一目十行。一本厚厚的書,總想要幾天內全部看完,竊以為這是“學習效率高”的體現。可實際上呢?和什么都沒看沒啥區別。因為學到的知識點是非常零散的,沒有串聯起來。而博客,恰好可以作為對前一段學習的知識的系統的整合和提升,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自己的知識網絡
讓你有一張“自己的知識清單”

這是我的“知識清單”,因為我才剛寫博客幾個月,所以這張“清單”看起來還是非常地簡單。但我相信將寫作下去,讓這張知識清單豐滿起來的時候,它將給我帶來三個方面的便利:
1.了解自己知識體系中擅長的那部分知識
2.了解自己知識體系中欠缺的那部分知識
3.了解自己知識體系中亟待加強的那部分知識
在了解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前提下,學習的方向性就會強上許多,這也是寫博客的益處所在
寫博客——一種能極大提高興趣和效率的學習方式(learning in teaching)
“謝謝樓主!你這篇文章給我的收獲很大”,每當我看到這樣一句話,或是得到一個“推薦”的時候,都不由得滿心歡喜——“我的寫作是有成就的!”,“我在社區里起到了傳遞知識的作用!”這樣的想法就會在心底冉冉升起。
不得不說,自從寫博客后,我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成倍上升,因為我找到了學習的動力——如果我能把這些枯燥無味的知識轉化為“新鮮活潑”的技術博客,將會有許多從中受益,志同道合的朋友為我鼓掌
士,為知己行於世。
隨興趣一同提升的是學習效率,興趣是效率之母,興趣有了,學習效率又何苦上不去。我想大家最為苦惱的是學習興趣的持續性短。一時產生的學習興趣總是在短時間內就被枯燥的知識給消磨殆盡。
這時候寫博客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上圖來源於知乎曹陽,所引用美國教育學家埃德加 · 戴爾(Engar Dale)研究出的“學習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原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82901)
為什么寫博客的效率高?看看上面金字塔里我圈出來的字眼——“教授給他人-90%”,寫技術博客就是這種“教授給他人”的主動學習方式的最好體現!
用英文概括這種學習方式的話,就是“learning in teaching”
對待技術博客的正確態度
1.尊重知識產權,對於引用他人的片段標明出處
2.對待“反對”的正確態度:雖然有人點“反對”讓人難過,但這是必要的!
3.一定要用“尊重知識,讀者第一”的態度嚴格要求博客的質量
結語:
博客園里是有記錄隨筆的日期,隨筆數,每個月的隨筆數,以及發布隨筆的日期的,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這讓我們能夠看到自己邁出的每一步腳印,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學習和成長。

博客園的各位,讓我們一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