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方式安裝的Apache目錄


服務器的根目錄:/etc/httpd
根文檔目錄:/var/www/html
訪問日志文件:/var/log/httpd/access_log
錯誤日志文件:/var/log/httpd/error_log
運行Apache的用戶:apache
運行Apache的組:apache
端口:80
模塊存放路徑:/usr/lib/httpd/moudules

 

在對httpd.conf文件進行解讀之前,首先了解一下Redhat9中Apache服務器默認配置的一些基本信息:
配置文件:/etc/httpd/conf/http.conf
1)"/etc/httpd/conf
主要存放了配置文件httpd.conf,這個是最重要的配置文件,Apache的所有主要權限和功能都在這個文件中進行了詳細的設置。
(2) "/etc/httpd/conf.d"
里面存放的是一些額外的參數檔,比如php.conf,或者一些自己設定的額外參數等信息。這個目錄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設定自己的參數信息,比如我可以自己建立一個dl.conf,里面配置好相關參數,那么當apache啟動的時候,這個文件會自動被讀入到主要配置文件當中。這樣的話當系統升級的時候,咱就不需要更動原本的配置文件,只要將自己設置的參數文件復制到正確的地點即可。
(3) "/etc/httpd/log"
這里自然就是日志文件。
(4) "/etc/httpd/modules"
Apache模塊的存放路徑
2./var/www:
這里主要存放了
(1)/var/www/html
web服務器預設的首頁文件存放目錄。默認的主頁是保存在其中的。此項默認頁面可在httpd.conf中進行更改。這個后面會提及。
其實安裝好apache后,只要再次默認目錄下設置好頁面內容后就可以在瀏覽器中看到了。
就好比我們剛剛安裝好Apahche后,並沒有過多設置什么,只需要在/var/www/html下如下設置即可:
[root@linux102 html]# vi index.html //創建並編輯index.html
hello world //頁面內的內容
[root@linux102 html]# service httpd restart
Stopping httpd: [ OK ]
Starting httpd: [ OK ]
Ok,我們現在在瀏覽器中觀察下是否顯示我剛設置的內容:

看 已經顯示到了吧,其實到這里就是一個最最基本的web服務器,只要開啟Apache,並且默認主頁目錄下有默認主頁內容即可,但很多權限之類的設置卻是在httpd.conf中設置。
(2)/var/www/error/
若主機因為設置錯誤,或者瀏覽器客戶端要求的數據錯誤,在瀏覽器上顯示的錯誤信息就是這個目錄下的信息。
(3)/var/www/icons/
此目錄是提供Apache默認的一些圖標。
(4)/var/www/cgi-bin/
默認的一些可執行的CGI(網頁程序)程序放置的目錄
3./var/log/httpd/
默認的Apache日志文件保存在此
4./usr/sbin/apachectl
這個就不是目錄了,此處的apachectl是文件,是apache的主要執行文件,這個執行文件其實是shell script,它可以主動檢測系統上的一些設置值,好讓您啟動apache時更簡單。簡單的說就是apache 的一些管理工具
5./usr/bin/htpasswd
當我們想要登陸某些網頁的時候,會提示輸入賬號和密碼。而apache本身就提供一個最基本的密碼保護方式,該密碼的產生就是通過這個指令實現的。
6./usr/sbin/httpd

 

prefork MPM運行方式的參數:
StartServer 8
MinSpareServices 5
MaxSpareServer 20
MaxClients 150
MaxrequestsPerChild 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