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gisshixisheng/article/details/46756275
從本節開始,我會陸陸續續的更新有關OL3的相關文章——OpenLayers3基礎教程,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博客,同時也希望我的博客能夠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
概述:
OpenLayers 3對OpenLayers網絡地圖庫進行了根本的重新設計。版本2雖然被廣泛使用,但從JavaScript開發的早期發展階段開始,已日益現實出它的落后。 OL3已運用現代的設計模式從底層重寫。OpenLayers 3同時設計了一些主要的新功能,如顯示三維地圖,或使用WebGL快速顯示大型矢量數據集,這些功能將在以后的版本中加入。
基本概念:
OL3結構圖
1、Map
OpenLayers 3的核心部件是Map(ol.Map)。它被呈現到對象target容器(例如,包含在地圖的網頁上的div元素)。所有地圖的屬性可以在構造時進行配置,或者通過使用setter方法,如setTarget()。

- <div id="map" style="width: 100%, height: 400px"></div>
- <script>
- var map = new ol.Map({target: 'map'});
- </script>
2、View
ol. View負責地圖的中心點,放大,投影之類的設置。
一個ol.View實例包含投影projection,該投影決定中心center
的坐標系以及分辨率的單位,如果沒有指定(如下面的代碼段),默認的投影是球墨卡托(EPSG:3857),以米為地圖單位。
放大zoom
選項是一種方便的方式來指定地圖的分辨率,可用的縮放級別由maxZoom
(默認值為28)、zoomFactor
(默認值為2)、maxResolution
(默認由投影在256×256像素瓦片的有效成都來計算) 決定。起始於縮放級別0,以每像素maxResolution
的單位為分辨率,后續的縮放級別是通過zoomFactor區分之前的縮放級別的分辨率來計算的,直到縮放級別達到maxZoom
。
- map.setView(new ol.View({
- center: [0, 0],
- zoom: 2
- }));
3、Source
OpenLayers 3使用ol.source.Source子類獲取遠程數據圖層,包含免費的和商業的地圖瓦片服務,如OpenStreetMap、Bing、OGC資源(WMS或WMTS)、矢量數據(GeoJSON格式、KML格式…)等。
- var osmSource = new ol.source.OSM();
4、Layer
一個圖層是資源中數據的可視化顯示,OpenLayers 3包含三種基本圖層類型:ol.layer.Tile
、ol.layer.Image
和 ol.layer.Vector
。
ol.layer.Tile 用於顯示瓦片資源,這些瓦片提供了預渲染,並且由特定分別率的縮放級別組織的瓦片圖片網格組成。
ol.layer.Image用於顯示支持渲染服務的圖片,這些圖片可用於任意范圍和分辨率。
ol.layer.Vector用於顯示在客戶端渲染的矢量數據。
- var osmLayer = new ol.layer.Tile({source: osmSource});
- map.addLayer(osmLayer);
總結:
上述片段可以合並成一個自包含視圖和圖層的地圖配置:
- <div id="map" style="width: 100%, height: 400px"></div>
- <script>
- new ol.Map({
- layers: [
- new ol.layer.Tile({source: new ol.source.OSM()})
- ],
- view: new ol.View({
- center: [0, 0],
- zoom: 2
- }),
- target: 'map'
- });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