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gin配置安全:三個案例看Nginx配置安全(轉)


轉:https://www.leavesongs.com/PENETRATION/nginx-insecure-configuration.html

三個案例看Nginx配置安全

PHITHON 

之前在Sec-News中推薦了一個開源程序 https://github.com/yandex/gixy ,作用是來檢測Nginx配置文件中存在的問題。正好Pwnhub上周的比賽也出現了一道題,包含由Nginx配置錯誤導致的漏洞。

所以我挑選我覺得比較有趣,而且很有可能犯錯誤的三個典型案例,來說說Nginx配置文件的安全。

另外,本文所涉及的三個案例,均已上線到Vulhub( https://github.com/phith0n/vulhub/tree/master/nginx/insecure-configuration ),閱讀本文的同時可以自己動手測試。

$uri導致的CRLF注入漏洞

下面兩種情景十分常見:

  1. 用戶訪問http://example.com/aabbcc,自動跳轉到https://example.com/aabbcc
  2. 用戶訪問http://example.com/aabbcc,自動跳轉到http://www.example.com/aabbcc

比如我的博客,訪問http://www.leavesongs.com/other/tinger.html,將會301跳轉到https://www.leavesongs.com/other/tinger.html。隨着現在https的普及,很多站點都強制使用https訪問,這樣的跳轉非常常見。

第二個場景主要是為了統一用戶訪問的域名,更加有益於SEO優化。

在跳轉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證用戶訪問的頁面不變,所以需要從Nginx獲取用戶請求的文件路徑。查看Nginx文檔,可以發現有三個表示uri的變量:

  1. $uri
  2. $document_uri
  3. $request_uri

解釋一下,1和2表示的是解碼以后的請求路徑,不帶參數;3表示的是完整的URI(沒有解碼)。那么,如果運維配置了下列的代碼:

location / { return 302 https://$host$uri; } 

因為$uri是解碼以后的請求路徑,所以可能就會包含換行符,也就造成了一個CRLF注入漏洞。(關於CRLF注入漏洞,可以參考我的老文章 https://www.leavesongs.com/PENETRATION/Sina-CRLF-Injection.html )

這個CRLF注入漏洞可以導致會話固定漏洞、設置Cookie引發的CSRF漏洞或者XSS漏洞。其中,我們通過注入兩個\r\n即可控制HTTP體進行XSS,但因為瀏覽器認為這是一個300跳轉,所以並不會顯示我們注入的內容。

這個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比如使用CSP頭來iframe的地址,這樣瀏覽器就不會跳轉,進而執行我們插入的HTML:

14967564064912.jpg

關於上述利用方法,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Bottle HTTP 頭注入漏洞探究》。

如何修復這個CRLF漏洞?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如下:

location / { return 302 https://$host$request_uri; } 

另外,由$uri導致的CRLF注入漏洞不僅可能出現在上述兩個場景中,理論上,只要是可以設置HTTP頭的場景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目錄穿越漏洞

這個常見於Nginx做反向代理的情況,動態的部分被proxy_pass傳遞給后端端口,而靜態文件需要Nginx來處理。

假設靜態文件存儲在/home/目錄下,而該目錄在url中名字為files,那么就需要用alias設置目錄的別名:

location /files {
    alias /home/;
}

此時,訪問http://example.com/files/readme.txt,就可以獲取/home/readme.txt文件。

但我們注意到,url上/files沒有加后綴/,而alias設置的/home/是有后綴/的,這個/就導致我們可以從/home/目錄穿越到他的上層目錄:

14967571806301.jpg

進而我們獲得了一個任意文件下載漏洞。

這個有趣的漏洞出現在了Pwnhub上一期比賽《尋找 SNH48》中,@Ricter師傅的題目。

如何解決這個漏洞?只需要保證location和alias的值都有后綴/或都沒有這個后綴。

Http Header被覆蓋的問題

眾所周知,Nginx的配置文件分為Server、Location、If等一些配置塊,並且存在包含關系,和編程語言比較類似。如果在外層配置的一些選項,是可以被繼承到內層的。

但這里的繼承也有一些特性,比如add_header,子塊中配置后將會覆蓋父塊中的add_header添加的所有HTTP頭,造成一些安全隱患。

如下列代碼,Server塊添加了CSP頭:

server {
    ...
    add_header Content-Security-Policy "default-src 'self'";
    add_header X-Frame-Options DENY;

    location = /test1 {
        rewrite ^(.*)$ /xss.html break;
    }

    location = /test2 {
        add_header X-Content-Type-Options nosniff;
        rewrite ^(.*)$ /xss.html break;
    }
}

但/test2的location中又添加了X-Content-Type-Options頭,導致父塊中的add_header全部失效:

14967575824298.jpg

此時,test2的csp就完全失效了,我們成功觸發XSS:

14967576277243.jpg

總結

Nginx配置文件造成的漏洞絕不止這三種,比如之前特別火的解析漏洞( https://github.com/phith0n/vulhub/tree/master/nginx_parsing_vulnerability ),也和Nginx的配置有一定關系。

解決這類漏洞,最根本的方法是仔細閱讀官方文檔,文檔里說明了很多配置文件錯誤和正確的用法。最忌去百度網上的一些解決方法,很多錯誤就是一傳十十傳百,最后流傳開來的。

另外,本文開頭提到的工具gixy,我們也可以利用起來,網站上線前進行一下掃描,也許就能發現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