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ne測試使用小結


在盡量不影響當前項目活動的情況下,可以對測試過程作部分改進,能夠支持建立項目的BUG管理過程,簡述如下:

 

1.配置角色和權限->新建角色:測試人員

(1)主要配置問題跟蹤權限

(2)提前規划好再在系統中操作,建議不要賦予角色刪除權限,刪除應由項目管理人員操作

 

2.配置跟蹤標簽->錯誤

(1)保留錯誤的基本屬性:狀態(在工作流程中可以自定義)、指派給、目標版本(如果項目有版本規划)、計划完成日期(測試人員根據任務進度預計修復完成日期,負責修復的開發人員也可以根據任務實際進度修改)

(2)自定義屬性:

錯誤類型

  • 需求錯誤
  • 功能錯誤(影響了重要的特性、用戶界面、產品接口、硬件結構接口和全局數據結構。並且設計文檔需要正式的變更。如邏輯,指針,循環,遞歸,功能等缺陷)
  • 接口錯誤(與其他組件、模塊或設備驅動程序、調用參數、控制塊或參數列表相互影響的缺陷)
  • 用戶界面錯誤(屏幕格式,確認用戶輸入,功能有效性,頁面排版等方面的缺陷)
  • 提示錯誤(提示的錯誤信息,不適當的數據驗證等缺陷)
  • 版本錯誤(由於配置庫、變更管理或版本控制引起的錯誤)
  • 性能錯誤(頁面呈現時間過慢))

BUG嚴重等級

  • 致命(致命的錯誤,造成系統崩潰、死機,或造成數據丟失、主要功能完全喪失、頁面報錯等)
  • 嚴重(指功能模塊或特性沒有實現,主要功能部分喪失,次要功能全部喪失,或致命的錯誤聲明)
  • 一般(次要功能模塊喪失、提示信息不夠准確、用戶界面顯示不合理和操作時間長等)
  • 細微(一些小問題如有個別錯別字、文字排版不整齊等,不符合操作習慣)

 

3.配置工作流程->字段權限

(1)角色-開發人員、跟蹤標簽-錯誤:除"指派給"全部設為只讀(配置工作流程->狀態轉換可以根據需要自定義,比如開發人員只能將新建置為已解決或者已關閉)

 

4.規范測試人員提交BUG過程

(1)主題:【XX模塊】-BUG概述

(2)描述:

測試環境(后續可以根據需要自定義字段-測試環境)

前置條件,比如用戶已登錄

操作步驟

預期結果

實際結果

其他說明

(3)父任務:需求任務

(4)文件:BUG截圖

 

5.相關影響:

(1)開發人員需要關注被指派的問題,並填寫修復說明,開始可能會遭到部分抵觸

(2)測試人員也有可能產生不適應,而且BUG后期是要與測試人員的考核(激勵為主)結合起來的,不然可能出現有問題不記錄,或者記錄得過於簡單

 

6.小結:

建議先對測試人員宣講,收集反饋意見,然后在下一個周期較長的需求試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