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系列-創新原理-8-重量補償原理


重量補償原理的表述例如以下:

1)將某一物體與還有一種提供上升力的物體組合,以補償其重量;
2)通過與環境(利用空氣動力,流體動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實現對物體的重量補償;


重力使得我們能夠穩穩的依附在地面,不會跑到外太空,是我們能夠在地球上進行正常生存的保證,但有的時候。我們又須要克服這樣的重力(重力對系統產生了不利作用)。比方須要讓物體脫離地球(飛船等)。或者浮在空中,或者浮在流體表面。因此我們在制造這類作用系統的時候,就須要提供對重力進行補償的作用力。常見的補償方式有例如以下幾種:

A)在系統中引入動力裝置,如飛機。火箭等。須要注意的是光有動力不一定能補償重力。玩玩須要一套升降裝置(如直升機的引擎+螺旋槳);
B)在系統中引入支撐裝置,如廣告牌的支柱。建築的承重牆等。但這類支撐裝置必須有支撐點,並且對支撐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健壯性);
C)在系統中引入場作用力來充當支撐裝置,比方磁懸浮。這樣的支撐的優點是物體和支撐裝置之間不存在實物連接裝置,能夠分離;
D)利用環境來進行重力補償,假設環境是空氣。液體等能夠產生浮力的系統,則能夠利用這樣的現成的力對重力進行補償,比方船,飛艇,孔明燈。懸浮氣球,游泳圈等;


重量補償原理的引申:

假設現有系統(超系統,環境)存在某種不利作用(如重量。力,噪聲等),就能夠通過引入新的或者利用環境中現成的來制造這樣的不利作用的反作用來進行補償,以抵消這樣的不利的作用:
A)重量的補償前面講過。
B)信號增強補償裝置。
C)溫度補償;
D ) 功率因素補償;
E)汽車安裝減震器

重量補償原理有的譯為配重原理。對於project技術領域,重量補償原理主要用於抵消物體重量的不利作用,但在這里我們將此概念擴大,使得應用范圍擴大。


重量補償原理與預先反作用原理的不同。前者重在補償抵消。后者重在預防系統潛在的“故障”和不利作用,點在“預先”,以下是預先反作用的樣例:
A)接種疫苗來防止某些疾病的發生;
有些時候,取決於思考角度和理解解讀。會認為這些原理會有重疊的地方,這不是問題。由於我們的目的不是研究語義上的差異,而是解決這個問題。

后面會有預先反作用原理的介紹。

重量補償原理是技術系統向超系統進化法則的體現。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