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培訓行業揭秘(六)


        2017年全國的IT職業培訓機構的招生數量相比於去年同期都出現了大規模的下滑,雖然目前大學生畢業之后參加培訓班的人數依然沒有變化,但是目前中小培訓機構像雨后春筍般的紛紛建立,他們紛紛搶占市場,為了招生,他們的手段也是花樣百出。
         最近,我有一個在某某連培訓工作的朋友離職了,她以前在這個機構里面負責院校關系和招生工作。她和我說,2016年新開設了不下幾十家新的培訓機構,他們紛紛到大學校園里面搶奪招生資源。大學里面IT相關專業的主任,老師,凡是可以向培訓班提供學生的這些老師心越來越黑,一個學生招生返點的費用已經要到了4K-5K,現在很多老師根本不關心你機構教學怎么樣,就業怎么樣,張嘴就是我這里的學生送到你機構去,一口價,一個學生5K。否則免談。我這個朋友雖然也在IT培訓界招生多年,但現在已經根本做不下去,從學生身上賺的利潤已經很少,甚至有些已經入不敷出了。我看到她長吁短嘆,憎恨目前大學老師為了賺錢表現出的各種貪婪的面孔。
        她告訴我,學生的培訓費用現在基本上賺大頭的都是大學老師了,現在培訓機構越來越多,各大機構為了爭奪招生資源,給老師返點的價碼越來越多。很多大學老師甚至強制性的讓學生必須去哪個機構學習(美其名曰去公司實習,要這個公司給你簽訂實習協議,有了蓋過章的實習協議,學校才給你發畢業證,否則某些學校老師還會刁難學生),學生胳膊拗不過大腿,所以只好服從。她現在自己成立一個招生代理公司,什么意思呢!她可以通過這么多年的行業人脈關系,可以通過自己的渠道關系負責招生。然后她把這些學生賣到各大培訓機構,這樣的話,就相當於,她自己就可以選擇誰的培訓機構出的價碼高,他就可以選擇賣誰,賺取中間差價。一般這個價格在3K-5K不等。據她自己說目前公司成立三個月以來,各大培訓機構找她買學生的很多,每個月可以賺取5-8萬的利潤。
       目前各大高校基本上都采用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培養學生,本身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學校和企業的聯合,將企業的一線技術直接傳授給在校大學生學習,這樣的話,同學們就可以直接在學校里面把企業實戰技術學好,就不用畢業后為了找份工作再去找培訓機構。可目前的現狀是,校企合作這個思路變成了學校和培訓機構勾結起在一起,變成了學校負責招生學生,培訓機構負責排除自己老師去教學,將來培訓機構和學校按比例分賬掙取學費。這樣一來兩邊都省事,反正學費是國家的錢,學校領導吃的是財務飯。老師也不用教課,有時間搞點科研,出去賺錢,本來他們的心思也不在教學上所以一點也不不揪心,培訓班老師更無所謂,把自己的課程直接培訓到了學校,場地,水電,房租等等也不用花錢了,找幾個老師發個工資就可以把學費賺了,將來學不好的學生還可以在轉化到培訓班再學一遍,收他們學費,何樂而不為呢?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目前國內幾家有實力的培訓機構都紛紛掛牌新三板上市,在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分支機構,這些機構基本上都是和總部在教學上用的是一套課件,一套教程。但注意要分清楚你們當地的機構是直營的,還是加盟的。從培訓效果上老看,直營的效果大於加盟的,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選擇培訓一定要睜開雙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