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CentOS)在虛擬機上最小化安裝和網絡配置及其與主機的連接


基於虛擬機Linux系統的最小化安裝和配置

安裝

VMWare 12 版本(所有圖片看不清可點擊打開)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打開VMWare,選擇文件菜單中-新建虛擬機,或直接使用快捷鍵Ctrl+N,選擇自定義,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兼容性,默認即可(如需要支持低版本的VMWare,請修改兼容性的版本為相應版本),選擇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操作系統安裝方式,選擇稍后安裝操作系統,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操作系統版本,選擇LinuxCentOS 64位,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虛擬機名稱及安裝位置,名稱自定義,位置自定義,然后選擇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處理器配置,處理器個數、核心數量自定義(如果機器配置高可選擇核心數4,一般筆記本還是用2吧),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虛擬機內存,默認即可(如果內存充足可適當調高,一般默認1024m就可以了),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網絡類型,如需要上網可選橋接或者NAT模式,如果個人使用可以選擇主機模式,具體模式解釋詳見注解,此教程使用的NAT模式,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注:

1.bridged(橋接模式)

橋接模式是把虛擬機的網卡直接橋接在你的真實網卡上,並不會在你的系統中生成一塊獨立的網卡。橋接模式組成的網絡在VMware中以VMnet0表示,實際上可以看成你本機所在的真實局域網在虛擬機網絡中映射,通過VMnet0也即橋接模式接入網絡的虛擬機相當於通過一個交換機和你的真實機器一起接入了你實際所在的局域網。如果你的局域網提供了DHCP服務,那么你的橋接網絡機器可以自動獲得局域網的IP。如果你在通過橋接網絡接入網的虛擬機上運行ipconfig命令,可以看到虛擬機的IP地址在在現實的局域網段內。對於網上的其它機器而言,就如同本網段新增了一台真實的機器一樣。

2.NAT(網絡地址轉換模式)

使用這種模式建立的虛擬機所於虛擬機的VMnet1子網內,在這個子網中,VMware還提供了DHCP服務讓子網的虛擬機可以方便的獲得IP地址。當然,你也可以為處於此子網的虛擬機手動設置IP,不過一定要注意地址要VMnet1設定的網段內。這時,你的真實主機將做為VMnet1的網關也即虛擬網絡VMnet1與現實局域網之間的路由器在兩個網段間轉發數據。VMnet1的特殊之處在於VMware為這個網段默認啟用了NAT服務。

3.host-only(主機模式)

處於這種模式的虛擬機位於VMware虛擬網絡的VMnet8子網內,這個子網除了IP段不同和沒有提供NAT服務外,與VMnet1也就是NAT模式組成的虛擬子網沒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喜歡你完全可以激活VMnet8子網的NAT服務,這樣VMnet8就成為了另一個NAT模式的子網。如果在默認的不激活NAT的情況下,該子網的虛擬機將只能與VMnet8網內的其它虛擬機以及真實主機通信,這就是“host-only”名稱的由來。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I/O類型,一般默認推薦設置即可,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磁盤類型,一般默認推薦設置即可,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磁盤,創建新虛擬磁盤,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磁盤容量,設置磁盤大小,選擇將虛擬磁盤存儲為單個文件,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磁盤文件,設置磁盤文件名稱及位置,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這時看到虛擬機配置完成,請不要急着點完成按鈕,需要選擇自定義硬件,配置下安裝鏡像,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在自定義硬件頁面選擇新CD/DVD選項,變更配置右側連接方式為使用ISO鏡像文件,選擇好CentOS 6.5鏡像,然后點擊關閉,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此時會回到自定義之前的頁面,可以點擊完成了,然后可以看到已經配置好的虛擬機界面,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然后點擊開啟此虛擬機,及開始安裝CentOS 6.5系統,選擇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然后下一步,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跳過測試,選擇Skip,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進入到安裝界面,選擇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語言,默認即可,選擇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鍵盤,默認即可,選擇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存儲設備,默認即可,選擇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提示警告,選擇yes,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設置主機名、配置網絡,選擇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設置時區,選擇亞洲上海,選擇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設置root密碼(如設置過短且不復制會有提示,忽略即可),選擇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安裝方式,Use All Space,然后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出現提示,選擇write changes to disk,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選擇Minimal,然后next,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開始安裝,等待即可,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點擊reboot重啟,完成安裝,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重啟完成后即看到系統登錄頁面,如下圖:

手把手教你最小化安裝CentOS 6.5圖解(VMWare12)

 

 

 

安裝完成!!!!!  不需要網絡配置到此步驟即可。。。

 

 

網絡配置與主機相連

計算機操作系統:win7
虛擬機軟件:VMware workstations
虛擬機安裝的操作系統:centOS 7
系統安裝配置:最小化安裝

配置步驟:

安裝之后重啟進入命令行環境,假設我們以root身份登陸。
對於centos 7的最小化安裝無法用Ifconfig命令查看網絡配置,因此可以使用使用“ip addr”和“ip link”命令來查找網卡詳情
網絡配置主要有如下兩種方法(推薦使用第二種方法配置):

(一)圖像化工具配置
最小化安裝默認不安裝setuptool工具,需要使用yum進行相關軟件包的安裝。相關的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setuptool
安裝setuptool;
通過執行下面的命令:
#yum install ntsysv
#yum install iptables
#yum install system-config-securitylevel-tui
安裝系統服務、防火牆配置和安全配置等工具組件。
對於網絡服務工具,在centOS 7版本中,在setuptool中已經沒有網絡編輯組件了,需要采用NetworkManager Text User Interface,即nmtui進行配置。如果采用最小化安裝,系統不會默認安裝該軟件。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手動安裝:
#yum install NetworkManager-tui
在命令行輸入命令:
#nmtui
若提示NetworkManager is not running,需要手動啟動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start NetworkManager
再次運行nmtui,即可進入網絡編輯界面。
在這里可以對網絡進行編輯連接、激活連接和設置系統主機名稱。要實現和主機的連接,具體操作見第二種方法。

(二)編輯配置文件配置
首先,cd到網絡配置文件的目錄/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並列出目錄下的文件。
然后編輯該目錄下文件名形如“ifcfg-ens192”的網卡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192
打開主機(win7環境)的命令行環境,輸入命令ipconfig查看主機的IP地址和默認網關等信息。
根據主機的網卡信息,需要配置上述文件中的ipaddr0(Ip地址,將其前三位設置為和主機相同,最后一位和主機不同),GATWAY0(網關,將其設置為和主機相同)、DNS1(DNS,也要和主機的DNS一致,或者可以將二者都暫時設置為8.8.8.8)。最后,將onboot改為YES,並可以將mac地址和uuid刪除,以防沖突。
(在vi中按“dd”刪除整行,按“u”撤回上一步操作,“a”進入插入模式,“:wq”保存並退出)。
然后保存退出。
再次重啟網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查看網卡詳情:

#ip addr

發現已經出現了“ens192”網卡,最后ping一下主機的IP地址:

#ping *.*.*.*(主機IP)

發現可以ping通;

再在主機的命令行模式下ping一下CentOS的IP地址:

#ping *.*.*.*(CentOS系統IP)

發現可以ping通。

大功告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