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VirtualBox虛擬機下安裝rhel6.4 linux 64位系統詳細文檔


 系統:win10

 工具:VirtualBOX

 Linux系統:redHat 64位

 鏡像下載地址:http://pan.baidu.com/s/1sjKBkCl

前言:

之前我用的VMware Workstation Pro安裝的Centos7,剛開始成功了,但是重啟機器之后不知怎么用putty就連不上了,我試了很多鏡像,

卸載了再安裝,反反復復試了很多次,還是不行,最后求助於同事,同事對這個不熟悉,就推薦我用VirtualBOX,我試了第一次沒有成功,

現在又試了試,最終成功了,雞凍的心情就不多說了。最后我看了一下VitualBOX是支持win10的,如圖一,而VMware Workstation是

不支持win10的,如圖二。

 圖一:

 

  圖二:

 

 

下面演示安裝的是在VirtualBox里安裝rhel 6.4 linux 64位系統。

一、VirtualBOX 版本。

二、虛擬機的配置。

1、現在開始演示安裝,一起從零開始。點擊“新建”,創建新的系統。



2、選擇你要安裝的系統類型,這里它有自動識別功能,我輸入rhel-6.4_64的時候,下面的類型和版本自動識別出來了。


3、給虛擬機分配內存大小,這個結合你自己機器的內存。如果不安裝其他的東西512M就可以,我的機器是8G,這里我給2G。


4、選擇“現在創建虛擬硬盤(C)”


5、選擇“VMDK”硬盤文件類型,這是因為,有時候你不僅僅只有VirtualBOX虛擬機,你也可能有Vmware虛擬機,而VMware的默認文件類型就是VMDK,這樣就可以在VMware中打開你在VirtualBOX創建的虛擬機了。第一種類型是VirtualBOX的專有類型。


6、選擇“動態分配”。
動態分配就是按系統實際占用的空間進行分配,比如你開始分配了20G,而你的系統實際使用了3G,就占3G的磁盤空間,會隨着你系統里面磁盤的增長而增長;固定大小是不管你實際使用情況,開始分配多少就占多少磁盤空間,比如你分配了20G,就占20G的磁盤空間,如果空間不足,就要加磁盤。

我選擇的是固定大小,點擊“下一步”之后就會創建一個固定的大小,這個可以在你本機看得出來。



7、設置磁盤的大小,一般20G就夠用了,當然磁盤夠用可以設置大一點。

8、選中剛創建的虛擬機,點擊紅色方框處的的“設置”,進行相關參數設置。

9、“常規”選項保持默認。三個選項都保持默認。


10、“系統”選項,把“光驅”設置為第一選項,裝完系統后把“硬盤”設置為第一選項,這樣重啟系統時找到系統坐在的磁盤。


11、“處理器”這個也是根據自己的電腦配置選擇,一般情況是默認,這里我選擇的是2。


12、“硬件加速”這里也是默認。


13、“顯示“ 顯存大小,可以選擇默認,我設置的是30。


14、”遠程桌面“和“錄像“都選擇默認。


15、”存儲“  點擊紅色框,找到系統鏡像文件。



16、“聲音“ 默認。


17、”網絡“ 如果只是本機玩的話,可以選“Host-Only”模式。比較常用的網絡模式還有橋接、NAT,如果想虛擬機連接外部網絡可以選橋接和NAT模式。網卡的選擇在宿主機網絡中查看,一般安裝VirtualBox的時候會裝一個默認的虛擬網卡。我選擇的是橋接。

 

注意:水平線里面的相關設置要根據相應的系統來做相應的操作,我是用win10系統,是不需要里面的相關操作的,如果是其他

的系統可以考慮這么做,我沒試過。大家可以先跳過這步,如果有問題了再回過來設置也是可以的。


 





18、“串口”選項保持默認。


19、”USB設備“ 選項保持默認。

20、”共享文件夾“ 擇一個實體主機的目錄作為共享文件夾,用於實體主機和虛擬機之間共享文件。

21、設置完參數后,選擇剛才的系統,點擊“啟動”按鈕。


三、安裝Linux系統。
.1、使用上下鍵,選擇第一個“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按鍵盤“Enter ”鍵,進入安裝。



3.2、選擇“Skip ”跳過介質檢查。

3.3、選擇“next ”。

3.4、選擇系統中的語言界面,我們選擇英文。

.5、選擇鍵盤布局,我們選擇“U.S.English”。

.6、選擇“Basic Storage Devices”。基本存儲。

3.7這里選擇“yes diacard any data ”意思是清楚磁盤里面所有的東西。

3.8、給系統取名字。

3.9、配置系統網絡IP




 

3.10、選擇系統的時區。

 

 

3.11、設置ROOT用戶的密碼,大於等於6個字符長度。

 

 

3.12、這里是給剛剛的20G磁盤分區,看英文就可大概的知道每個的意思,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只用到兩個,下面做簡單的介紹。
Use All Space  使用全部的磁盤,也就是默認。Linux會根據自己的定義給磁盤分區。
Create Custom Layout 用戶自己划分磁盤分區。
這里我選擇“ Create Custom Layout”。

 

 

 

3.13、點擊“Create ”

 

點擊紅色框,選擇“swap”交換分區,交換分區的大小一般是大於或等於內存的1.5倍。所以這里我們設置的位4G。

3.14、再次點擊“ Create ”這次點擊下面紅色框,選擇“ / ” 斜杠表示主分區,也就是系統所存放的位置。選擇“Fillmaxinum allowable size”,把剩余空間全部分給“/”分區,如果想要細分,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創建“/home”、“/tmp”等自定義分區。

3.15、清楚主分區上面的數據。



3.16、設置啟動引導,保持默認就行。


3.17、選擇系統以后使用的類型。默認是:Basic Server。你也可以選擇Database Server。我選擇的是 Web Server。下面是設置系統安裝的一些軟件和服務。可以全部勾選,然后選擇“Customize now”,點擊“Next”按鈕。


3.18、設置系統安裝的一些軟件和服務。可全部勾選,也可以默認,以后自己安裝,新手建議全部勾選。




這里是選擇圖形界面,請注意一下,默認是全部都沒有勾選,如果不勾選,也就是不啟動圖形界面,以命令界面。我之前遇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全部沒有勾選,導致后來我啟用圖形界面(修改文件/etc/inittab)的時候,重啟系統的時候卡機。



3.19、點擊“Next”按鈕,系統開始安裝。


3.20、安裝完成后,點擊“Reboot”重啟系統。




3.21、選擇“Yes,I agree tothe License Agreement”,同意許可協議。點擊“Forward”。

3.22、選擇“No,I prefer to register at a later time” 點擊“Forward”。


3.33、點擊“Register Later”。


3.34、點擊“Forward”


3.35、創建一個普通用戶,也可以不設置直接點擊“Forward”按鈕。

3.36、設置日期和時間。

3.37、看紅色框框,這里不勾選“Enable kdump”,這里kdump就是內核崩潰時打印一些信息出來。


這里會自動再次重啟系統。




3.38、重啟好之后,登陸系統。




3.39、打開一個終端。並輸入命令查看系統ip


3.40、系統安裝完成后安裝一下增強功能,可以增加一些有用的功能。點擊“設備”-“安裝增強功能...”會彈出安裝光盤。


3.41、用命令行進入安裝光盤。可以用df –h命令查看光盤路徑。切換到對應的目錄下面,也可以雙擊光盤,進入光盤,右鍵打開一個終端。運行

3.42、運行命令“./VBoxLinuxAdditions.run”,執行腳本。如果這里有問題,可以重啟下系統再試試。


3.43、安裝完成后就可以看到共享文件夾了。

3.44、把“共享粘貼板”選擇成“雙向”。

3.45、把拖放選擇為“雙向”


好了安裝完畢!

3.46、可能遇到的問題(ehto中沒有顯示ip地址)
在虛擬機上安裝完紅帽之后,使用ifconfig命令來看網卡的IP,但是,輸入命令之后,eht0里面只有 inet6 addr 而沒有 inet addr

  方法1.使用dhclient eth0命令

    輸入dhclient eth0命令來獲取IP地址

    再輸入ifconfig命令,就能看到eth0已經有IP地址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每次重啟系統之后,使用ifconfig命令又看不到IP地址了,必須每次都使用 dhclient eth0 命令重新分配,很不方便

  

  方法2.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將里面的ONBOOT屬性設置為 yes

    在執行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就可以通過 ifconfig 查看eth0 的IP地址了

    重點是這樣以后每次系統重啟之后,都能自動獲取IP 地址。所以問題解決了。

三、生成虛擬機需要克隆出的vdi文件

問題背景:
很簡單,由於開發需要,我就是想克隆1個或N個虛擬機,一般在裝好Guest OS並做完打補丁、安裝常用軟件等操作后都會創建一個備份,如果Guest OS發生了問題可以隨時恢復到干凈的系統。但是有時需要在不同的軟件環境下做不同的事情,開始時我希望能用一個VDI文件生成兩個不同的備份並分別配置成 不同的環境,但是發現VirtualBox的備份是線性的,也就是說只能針對當前狀態做一個備份,而恢復備份時也只能恢復到上一個備份的狀態,不能同時存 在兩個不同的當前狀態。沒有辦法,只能把初始的VDI文件復制出來一份用於另外的環境。但是很快發現,復制出來的VDI文件無法在虛擬介質管理器中注冊, 因為每個VDI文件都有一個唯一的UUID,而VirtualBox不允許注冊重復的UUID。

解決方法:

Virtualbox雖然在圖形界面下沒有主機克隆的功能,但是在命令行下還是提供這個功能的,在VirtualBox的安裝目錄下執行"VBoxManage clonevdi"命令就可以實現虛擬機的克隆。

下面以我自己的實踐過程為例說明下具體克隆過程:

1. 進入命令提示符:開始--運行---cmd

2. 切換到VirtualBox默認安裝目錄:

C:\Users\Administrator>  D:
D:\Program Files\Oracle\VirtualBox\

3. 執行VirtualBox克隆命令開始克隆,該克隆命令的具體格式如下:

 VBoxManage clonevdi   "/oldpath/to/VDI文件名" "/newpath/to/VDI文件名"

D:\Program Files\Oracle\VirtualBox>VBoxManage clonehd  "D:/virtual-os/ubuntu.vdi"   "D:/virtual-os/ubuntu_2.vdi"
0%...10%...20%...30%...40%...50%...60%...70%...80%...90%...100%
Clone hard disk created in format 'VDI'. UUID: 85f8934b-a29a-43a6-8262-7134b40bdfeb

VirtualBox使用vboxmanage clonehd實現虛擬機克隆 - PHP網站開發 - 【開源與分享】每日最新博客在置頂博客之后
4. 執行完VBoxManage clonevdi 命令后會在Virtualbox的指定目錄下生成一個新的vdi文件(我這是ubuntu_2.vdi),然后新建一個虛擬機使用該虛擬磁盤就可以實現虛擬機克隆

VirtualBox使用vboxmanage clonehd實現虛擬機克隆 - PHP網站開發 - 【開源與分享】每日最新博客在置頂博客之后

學習總結:
1.  注意
: 執行命令 vboxmanage  clonehd 時命令vboxmanage后面不需要加.exe后綴
2.  你可能克隆的時候回遇到如下圖所示錯誤:
VirtualBox使用vboxmanage clonehd實現虛擬機克隆 - PHP網站開發 - 【開源與分享】每日最新博客在置頂博客之后
產生的原因是Vbox處於運行狀態或休眠狀態,所以只要關閉Vbox 這個問題就解決啦~~
3.
vboxmanage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使用它還可以對vdi文件進行壓縮:
vboxmanage modifyhd ubuntu.vdi --compact
4. 同一個Virtualbox軟件里不可直接復制vdi文件再次使用,若要將vdi文件復制重用, 必須采用clone命令:
vboxmanage clonehd /path/to/old.vdi  /path/to/new.vdi
5. 老版本的Virtualbox使用clonevdi參數,新版本改用clonehd
參數
 

四、VirtualBox下快速創建新的虛擬機——復制vdi文件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u010427853/article/details/46670617

VirtualBox下通過復制已存在的vdi文件可以快速創建新的虛擬機。

  1. 點擊新建(ctrl + n);
  2. 設置虛擬電腦名稱和系統類型;
  3. 分配內存大小;
  4. 選擇使用已有的虛擬硬盤文件(vdi文件)

     

    本人是將本機的已安裝成功的虛擬機克隆出一個vdi文件,並直接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即到這一步已經安裝成功了。

其中,已有的虛擬硬盤文件可以從別人主機中復制過來,也可以從自己主機中已有的vdi直接復制。前者選擇后即設置完畢,可以直接使用;而直接時候后者,會提示虛擬電腦控制台-錯誤,如下圖所示。

添加虛擬機文件錯誤

提示語句為:

打開硬盤文件F:\WinXP Lab\WinXP Lab1.vdi 失敗.
Cannot register the hard disk ‘F:\WinXP Lab\WinXP Lab1.vdi’
{464a2753-9583-4ffb-b15a-7c2548ce5a6f}
because a hard disk ‘F:\WinXP Lab\WinXP Lab.vdi’
with UUID {464a2753-9583-4ffb-b15a-7c2548ce5a6f} already exists.

返回 代碼: E_INVALIDARG (0x80070057)
組件: VirtualBox
界面: IVirtualBox {fafa4e17-1ee2-4905-a10e-fe7c18bf5554}
被召者 RC:VBOX_E_OBJECT_NOT_FOUND (0x80BB0001)

本文主要講解如何解決這一錯誤提示。只需解決問題的讀者只需要看第四節,前三節留給關心背景知識的讀者。其中,前兩節的詳細內容可參見VirtualBox的官方UserMaual1

一、關於UUID

UUID即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意為通用唯一識別碼。VirtualBox中UUID是其用於調用虛擬機的內部唯一識別碼。

二、VBoxManage

VBoxManage2VirtualBox的命令行界面,通過它可以用主機OS中的命令行來完全控制VirtualBox。VirtualBox支持但不限於VirtualBox中GUI中提供的所有功能,也就是說它還可以實現GUI中不能實現的功能。例如,本文就是使用VBoxManage來實現修改UUID的,而這一功能在GUI中是無法實現的。

VBoxManage的命令格式一般為:

VBoxManage + 子命令 + 虛擬機名/UUID

例如,開機的子命令為startvm,則令名為Windows XP的虛擬機開機的命令為(注意:若虛擬機名稱包括空格,必須使用雙引號):

VBoxManage startvm “Windows XP”

或者使用其UUID:

VBoxManage startvm 670e746d-abea-4ba6-ad02-2a3b043810a5

三、錯誤分析

根據錯誤提示可知,無法直接使用復制過來的vdi文件作為已有的虛擬硬盤文件原因是同一主機下兩個vdi文件的UUID重復。因此修改其中一個vdi文件的UUID即可解決。我們通過VBoxManage + internalcommands sethduuid這一子命令加vdi文件所在路徑來對拷貝后vdi文件的UUID進行修改。

四、操作步驟

方法一

1、win + r 運行 cmd, 輸入:

cd /d “x:\…\virtualbox”

用來掛載VBoxManage所在路徑,其中引號內為VirtualBox安裝目錄(引號可不保留)。例如,我的VirtualBox安裝在D盤根目錄下,則應為:

cd /d “d:\virtualbox”

如下圖所示:
cd virtualbox

2、繼續輸入:

vboxmanage internalcommands sethduuid “x:\…\***.vdi”

其中,引號內為待修改UUID的vdi文件的絕對路徑(注意引號要保留),例如:

vboxmanage internalcommands sethduuid “F:\WinXP Lab\WinXP Lab.vdi”

顯示

UUID changed to: fa8d8029-f280-4565-90ee-86aae4af9352

表示UUID修改完成,如下圖所示。

UUID finished


方法二

實質與方法一相同,使用批處理方式,避免了輸入文件路徑這一步。

新建文本文件,打開后將下述代碼復制過去,

@ VBoxManage internalcommands sethduuid "x:\\...\\***.vdi" @ pause
  • 1
  • 2
  • 1
  • 2

將引號內路徑改為你要修改的vdi文件的路徑,保存后把后綴修改為.bat,將該文件放入VirtualBox安裝路徑下,即與VirtualBox.exe相同路徑下,運行即可。如下圖所示:
bat UUID finished

參考文獻:http://blog.csdn.net/lrz8745/article/details/6945811


注:
Windows 版本:Windows 8.1 企業版
VirtualBox版本:4.3.26

虛擬機安裝紅帽的eth0沒有inet addr的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