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中文件大小計算公式(轉)


聲卡對聲音的處理質量可以用三個基本參數來衡量,即采樣頻率、采樣位數和聲道數。

采樣頻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的采樣次數。采樣頻率越大,采樣點之間的間隔就越小,數字化后得到的聲音就越逼真,但相應的數據量就越大。聲卡一般提供11.025kHz、22.05kHz和44.1kHz等不同的采樣頻率。

采樣位數是記錄每次采樣值數值大小的位數。采樣位數通常有8bits或16bits兩種,采樣位數越大,所能記錄聲音的變化度就越細膩,相應的數據量就越大。

聲道數是指處理的聲音是單聲道還是立體聲。單聲道在聲音處理過程中只有單數據流,而立體聲則需要左、右聲道的兩個數據流。顯然,立體聲的效果要好,但相應的數據量要比單聲道的數據量加倍。

不經過壓縮,聲音數據量的計算公式為:

數據量(字節/秒)=(采樣頻率(Hz)×采樣位數(bit)×聲道數)/8

(其中,單聲道的聲道數為1,立體聲的聲道數為2)

 

舉例:

1、請計算對於5分鍾雙聲道、16位采樣位數、44.1kHz采樣頻率聲音的不壓縮數據量是多少?

根據公式:數據量=(采樣頻率×采樣位數×聲道數×時間)/8

得,數據量(MB)=[44.1×1000×16×2×(5×60)] /(8×1024×1024)=50.47MB

計算時要注意幾個單位的換算細節:

時間單位換算:1分=60秒

采樣頻率單位換算:1kHz=1000Hz

數據量單位換算:1MB=1024×1024=1048576B

2、請計算對於雙聲道立體聲、采樣頻率為44.1kHz、采樣位數為16位的激光唱盤(CD-A),用一個650MB的CD-ROM可存放多長時間的音樂?

已知音頻文件大小的計算公式如下:

文件的字節數/每秒=采樣頻率(Hz)x采樣位數(位)x聲道數/8

根據上面的公式計算一秒鍾時間內的不壓縮數據量:(44.1×1000×16×2)/8=0.168MB/s

那么,一個650MB的CD-ROM可存放的時間為:(650/0.168)/(60×60)=1.07小時。

 

以上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15a1f0101b2ub.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