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項目的登錄網址:http://10.10.134.86:8083/Login/Index,我覺得不同的項目都應該和開發打好關系(最少一個)可以從他們學到每個項目的接口的作用。
首先我們使用錯誤的登錄用戶名或密碼,可以獲取post請求(如果我們使用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成功后直接就是get到的請求):
我們可以看到帳號信息和密碼的加密方式(一般是md5加密)。
然后我們使用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成功后,可以看到第一個get的請求:
最后直接上代碼:
import requests data = { 'Account':"System", 'Password':"4a7d1ed414474e4033ac29ccb8653d9ba" } headers={'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如果請求頭為'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須加上headers,或把data=data改成json=data s = requests.session() r=s.post(url='http://10.10.134.86:8083/Login/CheckLogin',data=data,headers=headers) print (r.text)
運行結果如下(可看到這是登錄成功后首頁的頁面元素):
4
可以看到與頁面響應文本一致:
接口測試結果的判斷可根據相應狀態碼、響應內容、以及數據庫進行對比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