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區塊鏈的六層結構
數據層:是一個區塊 + 鏈表的數據結構,本質是一個分布式區塊鏈
網絡層:p2p網絡。
共識層:制定區塊鏈的獲取貨幣的機制。比如比特幣用的是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電腦的性能越好,越容易獲取到貨幣獎勵。還有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機制):類似於眾籌分紅的概念,會根據你持有的貨幣數量和時間,給持有者發放利息。還有比如超級賬本用的是PBFT(拜贊庭容錯)。
激勵層:挖礦機制
合約層:以往的區塊鏈是沒有這一層的。所以最初的區塊鏈只能進行交易,而無法用於其他的領域或是進行其他的邏輯處理。但是合約層的出現,使得在其他領域使用區塊鏈成為了現實,比如用於IOT。以太坊中這部分包括了EVM(以太坊虛擬機)和智能合約兩部分。
應用層:區塊鏈的展示層。如以太坊使用的是truffle和web3-js.區塊鏈的應用層可以是移動端,web端,或是是融合進現有的服務器,把當前的業務服務器當成應用層。
2. 以太坊架構
以太坊最上層的是DApp。它通過Web3.js和智能合約層進行交換。所有的智能合約都運行在EVM(以太坊虛擬機)上,並會用到RPC的調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內容,包括:blockChain, 共識算法,挖礦以及網絡層。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戶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戶端就是Geth(Go-Ethereum)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號:蝸牛講技術。掃下面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