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節
R1.數據報,交換機基於鏈路層,路由器基於網絡層。
R2.維護、更新轉發狀態信息。虛電路建立,數據傳送,虛電路拆除。
R3. 轉發是指將分組從一個輸入鏈路接口轉移到合適的輸出鏈路端口的路由本地動作。
路由選擇是指網絡范圍的過程,已決定分組從源到目的地所采取的端到端路徑。
R4.是。
虛電路轉發表中包含vc號的轉換,創建一條新虛電路就增加一個新表項,終止一條虛電路,對應的表項也會被刪除。
數據報網絡轉發表中保存了目的地址的前綴,使用最長前綴匹配規則,每1~5分鍾更新一次。
R6.CBR(恆定比特率)
常見業務為64Kbit/s話音業務,固定碼率
非壓縮的視頻通信及專用數據網的租用電路。
4.3節
R7.因為每個分組要在輸入端口完成查找功能。有了影子副本,轉發決策可以在每個輸入端口本地做出,無需調用中央路由選擇處理器。
R8. 經內存交換:在CPU的直接控制下完成的。復制到指定內存,再從內存提取。
經總線交換:輸入端口為分組計划一個內部標簽,送到總線,所有輸出端口可以接收但只有指定端口可以識別標簽。
經互聯網絡交換:由2n條總線組成,每條輸入總線和所有輸出總線相連
經互聯網絡交換結構。
R9.路由器緩存耗盡,無內存可用於存儲到達的分組。主動隊列管理,隨機早期檢測。
R10.路由器緩存耗盡,無內存可用於存儲到達的分組,不能
R11.多個輸入端口向同一個輸出端口同時輸出導致分組等待。輸入端口。
4.4節
R12.有,每個接口有一個
R15.8個,3個
R16.80字節,50%
R17.協議字段
R18.自動從dhcp分配地址,不一定。只用1個ip使用
R19.版本,下個首部,
R20.同意,對ipv6來說,隧道就像從直接相連的鄰居收到的數據一樣,可見ipv4隧道對於ipv6來說,是鏈路層協議。
4.5節
R21.LS算法是全局式,需要知道網絡中每條鏈路費用,采用dijkstra算法
DV算法是迭代的,異步的和分布式的算法,
dv算法與直接相連鄰居交談,ls與每個結點交談。
dv收斂速度o(n^2)較慢。
R23.不是。每個as只需要交換轉發表即可
4.6節
R24.將zwx加入轉發表,跳數加一
R25.rip與鄰居交換通告,包括目的子網,下台路由和 到目的地跳數,ospf向自治系統中所有路由廣播選擇信息。
R26.可達性信息。
R29.子網:為了確定網絡區域,分開主機和路由器的每個接口,從而產生了若干個分離的網絡島,接口端連接了這些獨立網絡的端點。這些獨立的網絡島叫做子網(subnet)。
前綴:單詞中位於詞根前面的部分就是前綴。
BGP路由:BGP是自治系統間的路由協議,BGP交換的網絡可達性信息提供了足夠的信息來檢測路由回路並根據性能優先和策略約束對路由進行決策。
R30.NEXT-HOP是一個開始某AS-PATH的路由器接口
4.7節
R32.源節點需要發送n份分組
R33.a、無控制洪范√ b、√
R34.√
R35.減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