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攔截器Vue.http.interceptors.push


剛開始學vue,github上down了一個開源項目,看源代碼的時候看到了這個地方:

/**
 * @export
 * @param {any} request
 * @param {any} next
 * @returns
   */
import store from './vuex/store'
// 全局錯誤處理,全局loading
import { setLoading, setTip } from './vuex/actions/doc_action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request, next) {
  if (request.tip !== false) {
    setLoading(store, true)
  }
  next((res) => {
    setLoading(store, false)
    let data = JSON.parse(res.data)
    if (res.status === 0) {
      setTip(store, {
        text: '網絡不給力,請稍后再試'
      })
    }
    if (!data.success) {
      setTip(store, {
        text: data.error_msg
      })
    }
  })
}

 

這是一個全局的攔截器。於是搜索vue攔截器的用法,下面這一篇寫的不錯:

http://www.cnblogs.com/dupd/p/6048018.html

在vue項目使用vue-resource的過程中,臨時增加了一個需求,需要在任何一個頁面任何一次http請求,增加對token過期的判斷,如果token已過期,需要跳轉至登錄頁面。如果要在每個頁面中的http請求操作中添加一次判斷,那么會是一個非常大的修改工作量。那么vue-resource是否存在一個對於任何一次請求響應捕獲的的公共回調函數呢?答案是有的!

vue-resource的interceptors攔截器的作用正是解決此需求的妙方。在每次http的請求響應之后,如果設置了攔截器如下,會優先執行攔截器函數,獲取響應體,然后才會決定是否把response返回給
then進行接收。那么我們可以在這個攔截器里邊添加對響應狀態碼的判斷,來決定是跳轉到登錄頁面還是留在當前頁面繼續獲取數據。攔截器詳細介紹》》
下邊代碼添加在main.js中
Vue.http.interceptors.push((request, next) => {
 console.log(this)//此處this為請求所在頁面的Vue實例
  // modify request
  request.method = 'POST';//在請求之前可以進行一些預處理和配置

  // continue to next interceptor

  next((response) => {//在響應之后傳給then之前對response進行修改和邏輯判斷。對於token時候已過期的判斷,就添加在此處,頁面中任何一次http請求都會先調用此處方法

      response.body = '...';
    return response;

  });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