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關於 能支持MongoDB新版本的可視化工具,爭議不斷,各人都有各人的支持。
因此之前選擇安裝的時候就安裝了MongoDB 3.0.14版本的。
最終,確定使用Robomongo作為我第一個使用的MongoDB的GUI使用。
第一步:下載Rongomongo 進行安裝。 下載路徑:https://robomongo.org/download
第二步: 將Robomongo這個GUI依舊放置在MongoDB的原本安裝目錄下
第三步:先不用啟動GUI
第四步:
在啟動之前,首先將MongoDB服務啟動起來。
可以選擇在DOS界面啟動,也可以直接在服務中啟動【上一章已經將MongoDB作為Windows服務了】
第五步:創建新的連接
第六步: 為新的連接 命名
第七步:測試連接
測試之后發現 可以連接成功:
第八步:成功連接
第九步:新建一個數據庫
第十步:執行 部分的MongoDB的命令
1.展示數據庫
show dbs 展示所有數據庫
2.展示數據表
use dbname 進入dbname數據庫,大小寫敏感,沒有這個數據庫也不要緊
show collections 顯示數據庫中的集合,相當於表格
3.創建&新增
db.users.save({"name":"lecaf"}) 創建了名為users的集合,並新增了一條{"name":"lecaf"}的數據
db.users.insert({"name":"ghost", "age":10}) 在users集合中插入一條新數據,,如果沒有users這個集合,mongodb會自動創建
save()和insert()也存在着些許區別:若新增的數據主鍵已經存在,insert()會不做操作並提示錯誤,而save() 則更改原來的內容為新內容。
存在數據:{ _id : 1, " name " : " n1 "} ,_id是主鍵
insert({ _id : 1, " name " : " n2 " }) 會提示錯誤
save({ _id : 1, " name " : " n2 " }) 會把 n1 改為 n2 ,有update的作用。
4.查找
db.users.find() 查找users集合中所有數據
db.users.findOne() 查找users集合中的第一條數據
其余的Mongo命令 都是如同上面的 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