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開發-Android系統起源


/**
 * 傳說中的"G"
 */
Generation 代
移動通信技術
1G:"大哥大",電台廣播信號,不安全,易被竊取
2G:"GSM、CDMA"數字手機,初次支持wap上網,運行簡單的java程序
3G:"智能"手機,支持圖像、音樂、視頻的多媒體功能
4G:lte(long time evolution),百兆光帶寬

  

/**
 * 安卓系統的起源
 */
原作者:安迪·魯賓 團隊
最初開發目的是研發一款先進的數碼相機操作系統
恰逢智能手機風暴來襲
Android系統歷經無數次修改,逐漸被改造成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2005年8月,谷歌公司收購安卓,堪稱史上最划算的收購計划

  

/**
 * 安卓系統的歷史
 */
以linx為基礎
開發源代碼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創建安卓公司,在美國加州注冊成立
2005年8月17日,谷歌正式收購安卓,同時組建手機聯盟
2007年11月12日,安卓Beta版操作系統正式發布SDK
2008年9月23日,Android1.0發布
2009年4月30日,Android1.5發布,別稱:Cupcake(紙杯蛋糕)
2009年9月15日,Android1.6發布,別稱:Donut(甜甜圈)
2009年10月26日,Android2.0/2.0.1/2.1發布,別稱:Eclair(松餅)
2010年5月20日,Android2.2/2.2.1發布,別稱:Froyo(凍酸奶)
2010年12月,Android 2.3發布,別稱:Gingerbread (姜餅)
2011年9月份,全新改版的Android 4.0發布,別稱: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
等等

  

/**
 * Android系統架構
 */
Applications:			應用層
Application Framework:	框架層
Libraries&dalvik:	    函數庫和虛擬機層
Linux Kernel:			內核驅動層

  

/**
 * 安卓虛擬機,版權爭論
 */
jvm(Java虛擬機)
1)Sun公司開發
2)基於棧的架構,位於內存,需要向CPU尋址
3)編譯 .java  .class   .jar
dvm(dalvik虛擬機)
1)Google公司開發
2)基於寄存器的架構,位於CPU的組成部分,無需尋址
3)編譯 .java .class .dex .odex
4)更優化,去除大量的冗余信息

 

/**
 * Android4.0新特性 - art模式(Android Runtime)
 */
解決了長期以來安卓應用易卡頓的難題
dalvik虛擬機
程序每次運行時都需要依靠編譯器將程序代碼轉變為機器碼
時間久了,耗電嚴重、內存占用大,手機出現卡頓
art模式
安裝程序時,自動對程序進行代碼預讀取編譯,直接編譯成機器碼
優點是:提高效率、節省電、省內存
缺點是:占用空間較多、安裝比較慢

  

/**
 * 搭建安卓開發環境
 */
1)32位或64位JAVA JDK
配置環境變量
驗證
cmd
java -version
2)開發工具
3)Android SDK(soft developer kit)

  

/**
 * Android開發工具集 - adt
 * 內部整合了開發工具和SDK
 */
adt-bundle(android-developer-tool bundle)
http://tools.android-studio.org/index.php/adt-bundle-plugin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