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圖像調試工程師——3D和2D降噪(熟悉圖像預處理和后處理技術)


2D降噪:只在2維空間域上進行降噪處理。基本方法:對一個像素將其與周圍像素平均,平均后噪聲降低,但缺點是會造成畫面模糊,特別是物體邊緣部分。因此對這種算法的改進主要是進行邊緣檢測,邊緣部分的像素不用來進行模糊。

3D降噪:增添了時域處理,因此變為3維。和2d降噪的不同在於,2d降噪只考慮一幀圖像,而3d降噪進一步考慮幀與幀之間的時域關系,對每個像素進行時域上的平均。例如,假設場景靜止,那么連續兩幀圖像內容沒變,他們的差值就是2倍的噪聲。通過減少時域上的改變降低噪聲。
相比2d降噪,3d降噪效果更好,且不會造成邊緣的模糊,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畫面不會是完全靜止的,如果對不屬於同一物體的兩個點進行降噪處理會造成錯誤。因此該方法需要運動估計,其效果好壞也與運動估計相關。而運動估計計算量大,耗時長,是制約3d降噪的主要瓶頸。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