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試題03-訪問權限控制
1. Java中的包主要是為了防止類文件命名沖突以及方便進行代碼組織和管理,因此采用域名倒置的方式來進行命名;
2. Java解釋器的運行過程:首先找到環境變量CLASSPATH,CLASSPATH包含一個或者多個目錄,用作查找.class文件的根目錄。從根目錄開始,解釋器獲取包的名稱並將每個句點替換成反斜杠,以從CLASSPATH根中產生一個路徑名稱,得到的路徑會與CLASSPATH中的各個不用的項相連接。解釋器就在這些目錄中查找與你所要創建的類名稱相關的.class文件。
3. private方法:
private可以修飾構造器,阻止別人直接訪問某個特定的構造器。
private可以修飾類的助手方法,以確保不會在包內的其他地方誤用到它。
4. 對於一個Java源代碼文件,如果存在public類的話,只能有一個public類,且此時源代碼文件的名稱必須和public類的名稱完全相同. 如果源代碼文件沒有public類,則源代碼文件的名稱可以隨意命名。
5. 對於Java中的類,其訪問權限修飾詞僅有public和包訪問權限兩種;如果你想實現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訪問該類,可以通過將類的所有構造器都指定為private。
6. Java中的 import javaZ.utils.*; .*導入方式並不會對性能有影響,只是會使得項目體積增大,因為JVM會只加載你用到的類;但是可能會出現導入類沖突的問題,尤其是導入自定義的類時,因此使不使用.*取決於自己的需要。另外JDK1.5增加了靜態導入功能,
import cn.liuning.utils.Operate.*; 其中Operate是類名稱,那么Operate類下的靜態方法可以直接通過方法名調用。
7. 局部變量只在定義它的方法內部有效,不能用訪問控制符修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