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here虛擬主機安裝Centos7系統


經過上一帖的主機設置,這一步就可以開始安裝系統了,本次詳細記錄各個過程並分析結果。

  • Centos7

1、右鍵點擊列表中的虛擬主機,打開控制台。

點擊綠色開機鍵,開始安裝。

 這里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就是上一步設置中的打開電源自動連接。一開始設置的時候別忘了。

2、開機后會出現三個選項

install centos 7 ---安裝系統,改選這個。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centos 7 ---檢測iso后安裝系統,這個iso驗證比較耗時,是默認選擇,但一般選1,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一下。

troubleshooting --- 診斷模式,未曾用過

3、安裝開始,系統自動讀取iso

4、歡迎主界面

語言選擇 英語-美國,這是默認的無需變更。

這里也會提供中文選項,可以嘗試用於理解系統,作為服務器還是英文好用。

這里要注意下,vsphere點擊內部console的continue就會截獲鼠標,安裝系統時保持截獲就行了,要退出截獲可以使用ctrl+alt。

5、本地設置 localization

這里有三個可選項,時區&時間、鍵盤、語言支持

點擊時區&時間,修改為上海,手動點擊地圖就行了。

點擊左上角 done 完成設置

鍵盤,默認US布局。如果無需變化,這一步可以不點開。

語言支持,就是一開始的語言設置,保持US-English 不變。如果無需變化,這一步可以不點開。

6、security設置,一般保持默認。如果無需變化,這一步可以不點開。

 

7、software設置

installation source 默認選擇local media。如果無需變化,這一步可以不點開。

software selection ,因為iso本身就是minimal的所以只能看到minimal選項。

完整版的iso比較大,此時可以看到BASE、GUI、GNOME、KDE等選項。

8、 system設置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安裝位置選擇

8.1、自動分配設置

other storage option 默認選擇是 automatically configure partitioning.

8.2、手動分配設置

在other storage option中的分配方案選擇 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ing,點擊 done

此時就出現了manual partitioning界面

除去半自動分配方案外,還支持4種預設方案的配置

standard partition:標准Linux分區

Btrfs:Butter FS文件系統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邏輯卷分區),默認選擇

LVM thin provisioning:LVM 精簡模式

 

這里選擇默認的LVM模式,點擊左下角的 + 則會彈出ADD A NEW MOUNT POINT.

mount 類型這里有6個選擇。

/ --- 根目錄

/boot --- 一般存放系統核心文件

/home --- home主目錄

/var --- 應用數據目錄

swap --- 虛擬內存,一般依據應用或者硬盤大小設置,常見的4GB/8GB

bioshoot --- bios分區[待確認]

添加swap 4GB

如上,添加home 50GB

最后將剩余空間全部分配給/,空間大小不寫就行了。

最終分配方案如下。點擊done提交。

彈出對partition的變化列表,點擊accept接受變更,返回主界面。

9、KDUMP配置

設置界面有介紹,KDUMP會在系統奔潰時記錄當時信息以便分析奔潰原因。默認自動分配。

10、NETWORK & HOST NAME 網絡及主機設置

10.1、自動分配ip-DHCP

將網卡旁的OFF按鈕點開變成ON,即打開網絡,系統默認的就是DHCP模式,

如果能正常獲取ip那么就會自動顯示,我這邊的網絡環境已將DHCP屏蔽所以不會顯示任何ip,只能手動分配。請看手動設置。

10.2、手動設置ip-manual

點擊上圖右下角的configure...打開后會顯示connection name:eno16777984--Ethernet

點到IPV4 setting

將method從automatic(DHCP)改為manual,

address 位置點擊add,添加ip、網關等參數

添加DNS SERVER

點擊save保存設置。

回到NETWORK界面后,ON又會變成OFF,此時打開成ON就會顯示手動分配的ip。

關於ip保存的文件位置,開機后解釋。點擊done完成。

這樣所有設置都已經完成了,點擊begin installation

按照開始后需要設置root賬戶密碼及user賬戶

點擊root password 設置密碼,如果設置的密碼較弱,底部會有提示,並且需要點擊 done 兩次。

點擊create user,設置用戶,最好勾選make this user administrator.

點擊done完成用戶設置

點擊reboot重啟虛擬機

開機

輸入用戶名 root,密碼[centos默認所有密碼都不顯示在界面內],登錄ok

[root@localhost ~]# date Sat Apr 1 15:15:52 CST 2017 [root@localhost ~]# ip a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2: eno16777984: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qlen 1000 link/ether 00:50:56:bc:7a:ba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1.205/24 brd 192.168.1.255 scope global eno16777984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fe80::250:56ff:febc:7aba/64 scope link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ping網關及外網測試,使用ctrl+C結束命令

[root@localhost ~]# ping 192.168.1.1 PING 192.168.1.1 (192.168.1.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448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1: icmp_seq=2 ttl=128 time=0.883 ms ^C --- 192.168.1.1 ping statistics ---
2 packets transmitted, 2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999ms rtt min/avg/max/mdev = 0.448/0.665/0.883/0.219 ms [root@localhost ~]# ping baidu.com PING baidu.com (123.125.114.144)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23.125.114.144: icmp_seq=1 ttl=54 time=24.7 ms 64 bytes from 123.125.114.144: icmp_seq=2 ttl=54 time=25.4 ms ^C --- baidu.com ping statistics ---
2 packets transmitted, 2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001ms rtt min/avg/max/mdev = 24.799/25.120/25.442/0.358 ms

查看ssh服務

[root@localhost ~]# ps -ef |grep ssh root 977     1  0 15:10 ?        00:00:00 /usr/sbin/sshd -D root 9997   977  0 15:15 ?        00:00:00 sshd: root@pts/0 root 10023 10001  0 15:18 pts/0    00:00:00 grep --color=auto ssh

查看ip配置文件:所有centos的network配置都保存在如下目錄

主配置文件為 ifcfg-eno16777984.   這是與網卡名一一對應。

[root@localhost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984 TYPE="Ethernet" BOOTPROTO="none"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984" UUID="982af9e9-a6e5-4916-9150-753e8310d83e" DEVICE="eno16777984" ONBOOT="yes" IPADDR="192.168.1.205" PREFIX="24" GATEWAY="192.168.1.1" DNS1="192.168.1.1"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PRIVACY="no"

bye

2017-4-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