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www.cnblogs.com/zxc2man/p/3769777.html
1. MDIO(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對G比特以太網而言,串行通信總線稱為管理數據輸入輸出 (MDIO)。 該總線由IEEE通過以太網標准IEEE 802.3的若干條款加以定義。 MDIO是一種簡單的雙線串行接口(2個管腳:MDC和MDIO),將管理器件(如MAC控制器、微處理器)與具備管理功能的收發器 (如多端口吉比特以太網收發器或 10GbE XAUI收發器)相連接,從而控制收發器並從收發器收集狀態信息。 可收集的信息包括鏈接狀態、傳輸速度與選擇、斷電、低功率休眠狀態、TX/RX模式選擇、自動協商控制、環回模式控制等。 除了擁有 IEEE 要求的功能之外,收發器廠商還可添加更多的信息收集功能。
MDC是管理數據的時鍾輸入,最高速率可達8.3MHz。 MDIO是管理數據的輸入輸出雙向接口,數據是與MDC時鍾同步的。
MDIO的工作流程為: MDIO接口在沒有傳輸數據的空閑狀態(IDLE)數據線MDIO處於高阻態。 MDIO出現一個2bit的開始標識碼(01)一個讀/寫操作開始。 MDIO出現一個2bit數據來標識是讀操作(10)還是寫操作(01)。 MDIO出現一個5bit數據標識PHY的地址。 MDIO出現一個5bitPHY寄存器地址。 MDIO需要2個時鍾的訪問時間。 MDIO串行讀出/寫入16bit的寄存器數據。 MDIO恢復成IDLE狀態,同時MDIO進入高阻狀態。
管理配置:(控制和狀態信息) MDC——配置接口時鍾 MDIO——配置接口I/O 管理配置接口控制PHY的特性。該接口有32個寄存器地址,每個地址16位。 其中前16個已經在“IEEE 802.3,2000-22.2.4 Management Functions”中規定了用途,其余的則由各器件自己指定。
MDIO相當於Ethernet的I2C,就是用來配置PHY芯片的。
2. RGMII(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是Reduced GMII(吉比特介質獨立接口)。 RGMII均采用4位數據接口,工作時鍾125MHz,並且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時傳輸數據,因此傳輸速率可達1000Mbps。 同時兼容MII所規定的10/100 Mbps工作方式,支持傳輸速率:10M/100M/1000Mb/s ,其對應clk 信號分別為:2.5MHz/25MHz/125MHz。 RGMII數據結構符合IEEE以太網標准,接口定義見IEEE 802.3-2000。 rgmii一般用於MAC和PHY之間的通信。 采用RGMII的目的是降低電路成本,使實現這種接口的器件的引腳數從25個減少到12個,12pin 腳分別為:Tx_c,Tx_ctl,Tx_data*4,Rx_c,Rx_ctl,Rx_data*4。
3. MII接口,IEEE 802.3標准描述PHY用於向MAC提供TX和RX時鍾。
在MAC到MAC應用中,這將意味着需要使用外部電路來產生這些時鍾,因為雙方MAC都將把這些時鍾作為輸入。
卓聯公司通過使交換機的MAC產生這些時鍾,解決了這一問題,消除了對附加電路的需要。該接口稱為Reverse MII(RvMII),也稱為PHY模式。
4. PHY是物理接口收發器,它實現物理層。 MAC就是媒體接入控制器,它實現了一個數據鏈路層。最新的MAC同時支持10/100/1000Mbps速率。 通常情況下,它實現MII/GMII/RGMII接口,來同行業標准PHY器件實現接口。
5. MAC和PHY:MAC屬於數據鏈路層,PHY在物理層,二者通過MII來傳輸數據。很多微控制器將MAC整合到芯片內部,而PHY則作為單獨的外部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