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裝微軟的AIK(Windows Automated Installation Kit,Windows自動安裝工具包),AIK簡體中文版下載地址:
http://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6/3/1/631A7F90-E5CE-43AA-AB05-EA82AEAA402A/KB3AIK_CN.iso
2 運行Waikx86.msi,安裝成功運行這個命令("部署工具命令提示")
或者結束搜索工具也可以搜索出這個命令的位置,直接雙擊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
3 構建PE環境
輸入命令:copype.cmd x86 D:\WINPE2003
該命令的含義是制作環境目標放在D:\ WINPE2003下面,請注意該目錄WINPE2003不需要自己創建,下面命令執行會自動創建,制作WINPE版本x86,制作結果ISO格式(可以刻錄到光盤也可以寫到U盤上)。運行成功后在對應文件夾下會多出一些文件,ISO目錄主要包含使用Oscdimg工具構建.iso文件所必須文件,但未包含boot.wim文件。mount目錄是用來裝載WINPE映像,從前面的文章構建結構圖可以看出,裝載的用途主要是為了添加、修改或定制WINPE映像。如果新手對這兩句話不明白可以先向后進行,回頭再看。
4將基本映像Winpe.wim復制到ISO的sources目錄下
執行命令:copy D:\WINPE2003\winpe.wim D:\WINPE2003\ISO\sources\boot.wim
執行完畢之后查看ISO目錄下的sources目錄下是否有這個155MB的boot.wim文件
5加載映像
執行命令:Dism /Mount-Wim /Wimfile:D:\WINPE2003\ISO\sources\boot.wim /index:1 /MountDir:D:\WINPE2003\mount
該命令里有個注意的地方就是/index:1,該參數意思是加載winpe映像中的第幾個索引,對於多版本映像請注意選擇正確,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獲取VIM文件的相關信息:dism /get-wiminfo /wimfile:D:\WINPE2003\iso\sources\boot.wim
從這條命令看來,我的WIM文件只有一個索引
運行成功之后可以看到mount已經有了"解壓"的文件
6 修改映像文件
A、要修改WINPE背景圖片
不需要執行命令,只需要創建一個BMP格式的文件,並命名為winpe.bmp,然后拷貝到上文的mount目錄下Windows\System32目錄下,並覆蓋原winpe.bmp文件,原文件是1024*768大小,灰度圖片,當然如果圖片太高清,會映像加載和兼容效果。
B、修改暫存空間
命令:dism /image:D:\WINPE2003\mount /Set-ScratchSpace:256
該命令最后的256是代表256M的意思,默認WINPE只會分配32M暫存內存,當然有點小,如果你制作好的WINPE太"花哨",或必須加載的驅動過多,32M內存幾乎可以肯定不夠使用,那么就用上述語句進行修改(修改128為32、64、128、256、512其中的某個值),太大也會帶來制作WINPE的兼容問題。
7提交保存映像修改
執行命令:Dism /unmount-Wim /MountDir:D:\WINPE2003\mount /Commit
這條命令執行消耗時間較長,大概需要十分鍾左右。
執行完后,mount目錄會被自動清空,相當於又"壓縮"回去。
8生成ISO映像
執行命令:Oscdimg -n -m -o -bd:\WINPE2003\etfsboot.com -t2/22/2010,11:22:33 d:\WINPE2003\iso d:\WINPE2003\WINPE2003.iso
這一條命令極其容易出錯,一般是由於多了或者少了一個空格之類的,請復制到記事本再粘貼到命令提示符窗口。
如果出錯,一般提示為:
ERROR: Could not delete existing file "d:\WINPE2003\iso"
Error 5: Access is denied.
9 隨后我們就可以找到這個ISO文件,大小一般為180M左右,由於是未經優化的,所以體積較大。
10 在虛擬機中測試這個PE是否正常.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個WINPE 3.0有點太干凈清爽了,呵呵,但的確是我們自己制作的WINPE映像,默認的WINPE映像也的確是命令行模式的,而且原生的WINPE還有很多使用或功能上不足,距離大部分人的日常維護使用習慣還有一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