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
寫在前面:
在linux 環境下,有三個主要的FTP服務器:vsftpd、proftpd和wu-ftpd
基於安全原因,vsftpd占據了主導地位
其安全性使用了chroot工具來改變根目錄位置
ftp: 使用20端口傳送指令
ftp-data:使用21端口數據傳輸
分為主動連接和被動連接兩種模式
因此在搭建FTP環境時,記得考慮主動連接和被動連接的問題
其他鏈接:
vsftp使用mysql存放虛擬用戶並驗證:
http://www.aminglinux.com/bbs/thread-342-1-1.html
ftp的主動和被動模式:
http://www.aminglinux.bbs/thread-961-1-1.html
/////////////////////////////////////////////////////////////////////////////////////
目錄
一、什么是ftp
二、使用pure-ftpd搭建FTP服務
三、使用vsftp搭建FTP服務
///////////////////////////////////////////////////////////////
一、什么是ftp
FTP是 File Transfer Portocol(文件傳輸協議)的英文簡稱,而中文簡稱為文傳協議,用於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雙向傳輸
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用戶連接上一個遠程的計算機(這些計算機上運行着FTP服務器程序),查看遠程計算機與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從遠程就安吉上拷貝到本地計算機,或者把本地計算機的文件送到遠程計算機去
在centos或者是RedHat Linux上有自帶的ftp軟件叫做vsftpd
二、使用pure-ftpd搭建FTP服務
pure-ftpd官網
http://www.pureftpd.org/project/pure-ftpd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否則是找不到pure-ftpd這個包的)
yum install -y pure-ftpd
執行下面一系列命令:
(其實這個是個腳本,建立用戶名或者密碼可以自行定義)
curl www.aminglinux.com/study_v2/.pf.c > /etc/pure-ftpd/pure-ftpd.conf
user=`mkpasswd -l 5 -s 0 -d 0 -C 0`
pass=`mkpasswd -s 0`
echo $user $pass > /tmp/ftp.pass(這是我們的用戶名密碼,防止自己忘掉了)
mkdir /data/ftp #創建FTP服務的目錄(這是我們共享的目錄)
echo -e "$pass\n$pass"|pure-pw useradd $user -u YongHu -d /data/ftp
(-u YongHu 映射YongHu用戶,讓他去寫這個目錄。其實用戶可以隨便一個,不過要存在這個用戶)
然后
pure-pw mkdb #創建密碼文件,默認在/etc/pure-ftpd/pureftpd.pdb
/etc/init.d/pure-ftpd start #啟動服務
其他命令:
pure-pw list #列出用戶
pure-pw userdel $user #刪除賬號
測試一下:
客戶端上:
yum install -y lftp
lftp usernname@192.168.31.166
登陸了FTP后可以使用的命令:
下載 get filename
上傳 put filename
查看幫助 help get/put/...
這個自己了解一下:
filezilla-server
filezilla-client
【這個FTP局限性:命令行操作的】
【通常情況下我們是Windows環境下的FTP】
三.使用vsftp搭建FTP服務
yum install -y vsftpd db4-utils
建立虛擬賬號相關聯的系統賬號
useradd virftp -s /sbin/nologin
//我們創建這個和虛擬用戶關聯的系統用戶實際上是為了讓虛擬用戶可以使用系統用戶的身份上傳下載
建立虛擬賬戶相關的文件
vim /etc/vsftpd/vsftpd_login
//格式如下:
//奇數行:用戶名
//偶數行:密碼
//缺點:是明文的,不安全
test1
123456
test2
abcdef
chmod 600 /etc/vsftpd/vsftpd_login
生成對應的庫文件
db_load -T -t hash -f /etc/vsftpd/vsftpd_login /etc/vsftpd/vsftpd_login.db
如果更改了用戶密碼(也就是vsftpd_login這個文件),需要重新db_load以及重啟服務
建立虛擬賬號相關的目錄及配置文件
mkdir /etc/vsftpd/vsftpd_user_conf(虛擬用戶的配置路徑,全部都集中到這個目錄下)
cd /etc/vsftpd/vsftpd_user_conf 創建和用戶對應的配置文件
創建我們第一個用戶名的配置文件:(要和我們vsftpd_login 的用戶一致)
vi test1 //內容模板如下:
local_root=/home/virftp/test1
annoymous_enable=NO
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anon_upload_enable=NO(匿名上傳)
anon_mkdir_write_enable=NO
idle_session_timeout=120
max_clients=10
max_per_ip=5
local_max_rate=50000
因為沒有該目錄,所以
mkdir /home/virftp/test1
修改權限:
chown -R virftp:virftp /home/virftp
更改用戶認證相關的配置文件:
vim /etc/pam.d/vsftpd
//在最開頭添加兩行
auth sufficient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d_login //如果是64位系統,則
/lib64/security/pam_userdb.so
account sufficient /lib/security/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sftpd_login//如果是64位系統,則
/lib64/security/pam_userdb.so
再修改主配置文件:
vi /etc/vsftpd/vsftpd.conf
annoymous_enable=YES改為NO
anon_upload_enable=YES改為NO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改為NO
local_enable=YES(本地用戶可用/不可用 )
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再增加
chroot_local_user=YES
guest_enable=YES(如果NO,虛擬用戶無法登陸)
guest_usernmae=virftp
virtual_use_local_privs=YES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sftpd_user_conf33(虛擬用戶的配置路徑)
【chroot_local_user=YES】
【pasv_enable=YES】如果是被動連接,一定要設置為YES
啟動vsftpd
/etc/vsftpd/vsftpd start 會出現啟動失敗(因為端口被占用了,被pure-ftpd占用了)
測試:
lftp test1@192.168.31.166
aming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