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的九種圖:用例圖,類圖,對象圖,狀態圖,活動圖,序列圖,協作圖,構件圖,部署圖。外加包圖。
(一)、用例圖
1、定義:由參與者(Actor)、用例(Use Case)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構成的用於描述系統功能的動態視圖稱為用例圖.
2、簡要介紹:用例圖主要用於為系統的功能需求建模,它主要描述系統功能,也就是從外部用戶的角度觀察,系統應該完成哪些功能,有利於開發人員以一種可視化的方式理解系統的功能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方便用戶和系統分析人員的理解盡量一致,為用戶和系統分析人員提供一個大眾的,一致性的方法,准確地把握系統的需求,能夠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用例方法是完全從外部來定義系統功能,它把需求和設計完全的分離開來。我們不用關心系統內部是如何完成各種功能的,系統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黑箱子。
用例圖清楚地描述了使用者及它們之間的泛化關系,用例及用例之間的泛化、擴展關系,用例和參與者之間的關聯關系,可從用例圖中得到對於被定義系統的一個總體印象。
3、導圖概述
4、用例圖(機房收費系統)
(二)、類圖
1、定義:是由若干類關聯在一起,反映系統或者子系統組成結構的靜態圖。
2、簡要介紹:類圖的建模貫穿工程的分析和設計階段的始終。
類圖是用來描述系統的靜態部分。
3、導圖概述
4、類圖(機房收費系統)
(三)、對象圖
1、定義:對象圖描述一個系統在某個具體時刻的靜態結構。
2、簡要介紹:對象圖實際上就是類圖的實例。
對象圖表示一組對象及他們之間的聯系,它是系統的詳細狀態在某一時刻的快照,常用於表示復雜類圖的一個實例。
UML中對象圖與類圖具有相同的表示形式。
在UML中,對象圖的使用相當有限,主要用於表達數據結構的實例,以及了解系統在某個特定時刻的具體情況。
3、導圖概述
4、對象圖(機房收費系統-注冊)
(四)、狀態圖
1、定義:用來描述一個特定對象的所有可能狀態以及由於各種事件的發生而引起的狀態之間的轉移。
2、簡要介紹:狀態圖(Statechart Diagram)是描述一個實體基於事件反應的動態行為,顯示了該實體如何根據當前所處的狀態對不同的事件做出反應的。通常我們創建一個UML狀態圖是為了以下的研究目的:研究類、角色、子系統、或組件的復雜行為。
一般可以用狀態機對一個對象的生命周期建模,狀態圖用於顯示狀態機(State Machine Diagram),重點在與描述狀態圖的控制流。
3、導圖概述
4、狀態圖(機房收費系統-注冊)
(五)、活動圖
1、定義:闡明業務用例實現的工作流程。
2、簡要介紹:活動圖是UML用於對系統的動態行為建模的另一種常用工具,它描述活動的順序,展現從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控制流。活動圖在本質上是一種流程圖。活動圖着重表現從一個活動到另一個活動的控制流,是內部處理驅動的流程。
活動圖描述的是對象活動的順序關系所遵循的規則,它着重表現的是系統的行為,而非系統的處理過程。活動圖能夠表示並發活動的情形,活動圖是面向對象的。
3、導圖概述
4、活動圖(機房收費系統-注冊)
(六)、序列圖(又稱順序圖,時序圖)
1、定義:是對對象之間傳送消息的時間順序的可視化表示。
2、簡要介紹:序列圖的目的在於描述系統中各個對象按照時間的順序的交互過程。
序列圖將交互關系表示為一個二維圖。縱向是時間軸,時間沿豎線向下延伸。橫向軸代表了在協作中各獨立對象的類元角色。類元角色用生命線表示。當對象存在時,角色用一條虛線表示,當對象的過程處於激活狀態時,生命線是一個雙道線。
消息用從一個對象的生命線到另一個對象生命線的箭頭表示。箭頭以時間順序在圖中從上到下排列。
3、導圖概述
4、序列圖(機房收費系統-注冊)
(七)、協作圖(又稱合作圖)
1、定義:描述相互合作對象間的交互關系。
2、簡要介紹:UML協作圖是一種交互圖,強調的是發送和接收消息的對象之間的組織結構。
UML協作圖用於顯示對象之間如何進行交互以執行特定用例或用例中特定部分的行為。設計員使用UML協作圖和序列圖確定並闡明對象的角色,這些對象執行用例的特定事件流。它們是主要的信息來源,用於確定類的職責和接口。
與序列圖不同,UML協作圖顯示了對象之間的關系。序列圖和UML協作圖表述的是相似的信息,但表述的方式卻不同。UML協作圖顯示對象之間的關系,它更有利於理解對給定對象的所有影響,也更適合過程設計。
UML協作圖的格式決定了它們更適合在分析活動中使用。它們特別適合用來描述少量對象之間的簡單交互。隨着對象和消息數量的增多,理解UML協作圖將越來越困難。此外,UML協作圖很難顯示補充的說明性信息,例如時間、判定點或其他非結構化的信息,而在序列圖中這些信息可以方便地添加到注釋中。
序列圖常用來表示方案,協作圖用於過程的詳細設計。
3、導圖概述
4、協作圖(機房收費系統-注冊)
(八)、構件圖
1、定義:主要用於描述各種軟件構件之間的依賴關系。
2、簡要介紹:構件圖是從軟件架構的角度來描述一個系統的主要功能,如子系統、類、包、構件等。
使用構件最重要的是復用。
構件是系統中遵從同一組接口且提供其實現的物理的、可替換的部分。
構件圖提供系統物理視圖,在一個非常高的層次上顯示系統中的構件與構件之間的依賴關系。
3、導圖概述
4、構件圖(機房收費系統)
(九)、部署圖
1、定義:描述了一個系統運行時的硬件節點,在這些節點上運行的軟件構件將在何處物理運行以及它們將如何彼此通信的靜態視圖
2、簡要介紹:系統開發人員和部署人員可以利用部署圖去了解系統的物理運行情況。如果,開發的軟件系統只需在一台計算機上運行,且使用的標准設備,則不需要為它畫出系統部署圖。部署圖只需要給那些復雜的物理運行情況進行建模。
部署圖顯示了系統的硬件,安裝在硬件上的軟件,用於連接硬件的各種協議和中間件等。
部署模型的目的:描述一個具體應用的主要部署結構,通過對各種硬件,在硬件中的軟件以及各種連接協議的顯示,可以很好的描述系統是如何部署的;平衡系統運行時的計算資源分布;可以通過連接描述組織的硬件網絡結構或者是嵌入式系統等具有多種硬件和軟件相關的系統運行模型。
3、導圖概述
4、部署圖(機房收費系統)
(十)、包圖(包圖並非正式的UML圖)
1、定義:包圖是在 UML 中用類似於文件夾的符號表示的模型元素的組合
2、簡要介紹:包圖是一種維護和描述系統總體結構的模型的重要建模工具,通過對包中各個包以及包之間關系的描述,展現出系統的模塊與模塊之間的依賴關系。
包圖的作用:包圖可以描述需求,設計的高階概況;包圖通過合理規划自身功能反應系統的高層架構,在邏輯上將系統進行模塊化分解;包圖最終是組織源碼的方式。
一個包圖可以由任何一種UML圖組成,通常是UML用例圖或是UML類圖。
包被描述成文件夾,可以用於UML任何一種的圖上。
包圖只是把某些類放在一個包中,因此可以看做是類圖的一種。
3、導圖概述
4、包圖(機房收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