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http協議中的一些參數詳解
截取了一個當前項目中的請求作為示例:
Genaral:通用頭
Request URL:當前請求的請求地址
Request Method:請求類型 get、post、put、delete等
Status Code:響應狀態碼 200、404、503等
Remote Address:域名對應的真實ip:port
Response Headers:響應頭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在服務器端設置這個屬性來控制允許跨域的域名
Cache-Control:請求和響應遵循的緩存機制
Connection:是否保持與服務器的tcp長連接。keep-alive(默認)、close。Keep-alive代表服務會保留當前連接一段時間被其他請求重復使用;close代表請求之后關閉連接。
Content-Length:響應體的長度
Content-Type:響應內容的格式/類型text/html;charset=UTF-8標識返回的內容是文本類型,html格式。
Date:消息發出時間(GMT) Sat, 23 Apr 2016 07:47:54 GMT GMT+8=北京時間
Expires:響應過期時間
Pragma:跟Cache-Control: no-cache相同。Pragma: no-cache兼容http 1.0 ,Cache-Control: no-cache是http 1.1提供的。因此,Pragma: no-cache可以應用到http 1.0 和http 1.1,而Cache-Control: no-cache只能應用於http 1.1
Server:服務器
Set-Cookie:設置cookie
X-Powered-By:表示是用什么語言或者框架編寫的,比如:PHP/5.6.30
Request Headers:請求頭
Accept:客戶端/發送端能夠接收的數據類型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
Accept-Encoding:瀏覽器可以支持的- web服務器返回內容壓縮編碼類型 gzip, deflate
Accept-Language:瀏覽器可接收的語言 zh-CN,zh;q=0.8
Connection:是否保持與服務器的tcp長連接。keep-alive(默認)、close。Keep-alive代表服務會保留當前連接一段時間被其他請求重復使用;close代表請求之后關閉連接。
Content-Length:請求體的長度
Content-Type:請求內容的格式/類型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application/json
Cookie:客戶端緩存的Cookie,在請求發送時會發送到服務端
Host:請求的服務器域名
Origin: origin主要是用來說明最初請求是從哪里發起的;origin只用於Post請求,而Referer則用於所有類型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