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序列容器之 vector常見用法總結


一、關於vector


    本文默認讀者具有一定的c++基礎,故大致敘述,但保證代碼正確。

    vector是一個動態的序列容器,相當於一個size可變的數組。

    相比於數組,vector會消耗更多的內存以有效的動態增長。而相比於其他動態序列容器(deques, lists and forward_lists),vector能更快的索引元素(就像數組一樣),而且能相對高效的在尾部插入和刪除元素。如果不是在尾部插入和刪除元素,效率就沒有這些容器高。

    當需要使用vector的時候,需要包含頭文件:#include <vector>,一般加上using namespace std;如果不加,則在調用時候必須用std::vector<...>這樣的形式,即在vector前加上std::,這表示運用的是std命名空間下的vector容器。

 

二、常見用法(以int類型為例)


1.聲明及初始化

    vector<int> a;    //聲明一個int型向量a
    vector<int> a(10);    //聲明一個初始大小為10的向量
    vector<int> a(10, 1);    //聲明一個初始大小為10且初始值都為1的向量

    vector<int> b(a);    //聲明並用向量a初始化向量b
    vector<int> b(a.begin(), a.begin()+3);    //將a向量中從第0個到第2個(共3個)作為向量b的初始值    

    int n[] = {1, 2, 3, 4, 5};
    vector<int> a(n, n+5);    //將數組n的前5個元素作為向量a的初值
    vector<int> a(&n[1], &n[4]);    //將n[1] - n[4]范圍內的元素作為向量a的初值

 2.添加元素

    vector<int> a;
    a.push_back(1);    //在尾部加入一個數據
    a.push_back(2);
    a.pop_back();      //刪除最后一個數據
    a.insert(a.begin(), 0);    //在a.begin()之前加入0
    a.erase(a.begin());    //將a.begin()的元素刪除
    a.erase(a.begin() + 1, a.end());    //將第二個元素以后的元素均刪除

 3.判斷vector是否為空

    vector<int> a;
    if(a.empty()){
        a.push_back(1);
    }

 4.遍歷訪問vector

    vector<int> a;
    //像數組一樣以下標訪問  
    for(int i = 0; i < a.size(); i++){
        cout << a[i];
    }

    //以迭代器訪問
    vector<int>::iterator it;
    for(it=a.begin(); it!=a.end(); it++){
        cout<<*it<<" " ;
    }

 5.排序必須包含algorithm頭文件

    #include <algorithm>
    
    vector<int> a;
    sort(a.begin(), a.end());

6.以vector實現二維數組

    vector<vector<int>> a(10, vector<int>(5));    //創建一個10行5列的int型二維數組 相當於a[10][5];

 同理可以創建三維及以上數組,這些多維數組的操作同一維的vector類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