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進程, 過程等含義) 文件系統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通過它可以使用一種新的方法在 Linux® 內核空間(內核)和用戶空間(用戶)之間進行通信。在 /proc 文件系統中,我們可以將對虛擬文件的讀寫 作為與內核中實體進行通信的一種手段,但是與普通文件不同的是,這些虛擬文件的內容都是動態創建的。
inux系統上的/proc目錄是一種文件系統,即proc文件系統。與其它常見的文件系統不同的是,/proc是一種偽文件系統(也即虛擬文件系統),存儲的是當前內核運行狀態的一系列特殊文件,用戶可以通過這些文件查看有關系統硬件 及 當前正在運行進程的信息,甚至可以通過 更改其中某些文件來 改變內核的運行狀態。
/proc中的查看硬件信息的文件: cpuinfo, diskstats, consoles, devices(包括字符設備, 塊設備等), version, swaps, timer_list等等
如何查看fedora的版本?
- 使用 uname -a 或者, /proc/version, 看到當前版本是fc23.
- 使用: cat /etc/issue
- 使用: lsb_release -a;
base: 根據; 根基; 底座; 基礎; 以...為根基: base of the mountain. 山腳;
lsb: 跟msb相對應, 低有效位; lsb: linux standard base: linux標准庫.
lsb_release -a命令: 可能沒有安裝, 你需要安裝后才能顯示:
三個查看命令的區別?
cat 只要適用於 一些內容比較少的文件, 常結合 重定向使用, 比較重要的參數, 有 -n(--number-all), -b(--number-nonblank).
more和less主要使用於 比較長內容多的 文件:
- 都可以上下翻頁, 但是more翻頁到最后的時候, 直接就退出了, 而less 即使翻頁到最后, 都不會退出, 而是顯示[end], 你還可以向上回翻
- 都支持 跟vi 一樣的跳轉/ 翻頁/搜索功能, 如 space, b, ctrl+f, gg, G,等
- more是在打開文件的時候, 讀取所有的文件內容, 而less不是一次性讀入所有內容, 所以 less比more, 甚至比vi都要快.
安裝mariadb, 啟動和運行mariadb: 參考網址: https://www.howtoing.com/install-lamp-apache-mariadb-and-php-on-fedora-23/
- 安裝命令: dnf install mariadb-server
- 開機啟用mariadb, 和啟動mariadb:
systemctl enable mariadb;
systemctl start mariadb;
systemctl status mariadb
- 對mariadb作安全配置: [root@localhost ]# mysql-secure-installation
安裝php:
- 要在Fedora 23中安裝PHP, # dnf install php php-common
1.接下來需要安裝PHP模塊來運行使用下面的命令PHP / MySQL的應用程序 # dnf install php-mysql php-pdo php-gd php-mbstring
安裝mariadb后, 需要使用 mysql命令來 訪問mariadb數據庫服務器
mysql是一個終端命令, 是在安裝 mariadb-server服務器的時候, 就安裝了的 終端訪問命令
mysql就是用來訪問 mariadb服務器的, 是一個數據庫 終端監視器, 即, 一個數據庫連接訪問工具, 類似 的 如windows下的 phpmyadmin: 但是linux下是沒有這個的:
使用方法跟 mysqld 下的命令 完全是一樣的!
systemctl reload .... 相當於: 先 stop 服務后, 然后再重啟restart 這個服務, 重新加載配置. 但是使用 reload 更方便! 更簡潔.
- 在mysql目錄中, 有很多操作mysql的命令,包括mysq.exe, mysqld.exe, mysqlcheck.exe, mysqldump.exe等。在linux下, 就是使用這些工具來操作的。
很重要的一點是: 在windows下, 安裝好wamp后, 有時候phpmyadmin頁面會提示無法連接到數據庫,數據庫的socket無法初始化,這時候只要手動的運行mysqld.exe命令就可以了, 可能是防火牆阻塞了mysqld.exe進程。 - 系統的\Think\Controller類, 本身的基類就, 提供了ajaxReturn方法用於AJAX調用后返回數據給客戶端。
linux下, 解壓rar軟件出錯?
Error: Parsing filter is unsupported. 解析過濾器不支持. 是因為, 系統中沒有安裝unrar軟件, 所以 加壓rar文件時會出錯. 通常lunux原生的就支持 zip加壓.
可以使用 另外兩個解壓軟件: dtrx和unar, 來處理 rar壓縮文件的解壓:
dtrx: do true extract(做正確的提取): 參考:https://www.howtoing.com/dtrx-an-intelligent-archive-extraction-tar-zip-cpio-rpm-deb-rar-tool-for-linux/
ubuntu可以直接安裝, 而centos等需要安裝腳本.
;;;;;;;;;;;;;; wget http://www.rarsoft.com/rar/rarlinux-3.9.3.tar.gz
tar -zxvf rarlinux-3.9.3.tar.gz
cd rar
make
;;;;;;; dtrx: 懶人的存檔提取之道
提取存檔最令人困惑的莫過於面對不同的存檔格式,不僅得選擇合用的存檔提取程序,有時還得搭配各種不同的選項。有了 dtrx 的幫助,則可以使我們變得更懶一點,只要記住一個命令就夠了。
dtrx 能夠提取 tar、zip、cpio、deb、rpm、gem、7z、cab、lzh、rar、gz、bz2、lzma、xz 等多種存檔格式,甚至還包括遞歸提取功能。(<font color="red">幾乎所有的了</font>)
要使用 dtrx 提取存檔,只要在其后跟存檔文件名稱即可,如:
dtrx file_name.tar.gz
dtrx 的重要選項包括:
-l:列出存檔中的文件
-r:遞歸提取存檔文件
-m:提取元數據(如 deb)
-o:覆寫模式
-f:將所有文件提取到當前目錄
dtrx 為 Python 程序,可從其項目主頁獲取。
使用心得: 還是要使用 unar解壓 rar好像比較 好, 比較順利, 即使使用 dtrx, 出現: "treating as RAR archive file failed . " 注意是 unar: un-archives , 是一種 multi-format extractor: 是 un-ar 不是 un-rar!!!
在Windows下, 還是使用 zip,特別是在 linux中, 主要還是用 zip的 , 基本上, 從linux的站點上下載的壓縮文件都是 zip格式的.
不管是rpm安裝, 還是 yum安裝, 默認的都是從 網絡在線 倉庫, 安裝, 要安裝本地已經下載下來的包, 就要使用 rpm/yum/dnf localinstall local_package_name...
yum的install是 在線安裝, 而 yum localinstall 是在本地安裝(當然要切換到本地安裝包所在的目錄), 意思是當你把某個安裝包下載下來后, 下載到本地后, 就可以用這個命令來安裝, 這樣的話, 更快.
rpm包的安裝方式?
- 可以直接使用rpm程序來 安裝 rpm包, 但是只會安裝這個包本身, 不會管 包的依賴問題;
- 也可以使用yum/dnf來安裝, 這時, 會自動解決包的依賴關系! 但是要注意, 使用 localinstall, 而不是使用#yum localinstall ????.x86_64.rpm 來安裝即可
groupinstall和 install的區別?
如同省份和城市之間的區別關系: 一個是只安裝一個包, 一個是安裝這個包相關的多個包;
比如:
要查看包的信息: yum groupinfo "MySQL Database"
, 要安裝mysql數據庫, 則使用 groupinstall
MySQL Database這個安裝包里面包括了mysql,mysql-server,mysql-bench等等,安裝這個包,不光安裝了mysql,還安裝了mysql的一些工具。
如果是用yum install mysql來安裝mysql的話,只是安裝了MySQL Database這個包里面的mysql部分。
如果你想要將一個包下載到一個指定的目錄(如/tmp):
--downloadonly 選項, 就表示只下載不安裝:
$ sudo yum install --downloadonly --downloaddir=/tmp <package-name>
通常情況下,一個由yum下載的RPM包會保存在下面的目錄中:
/var/cache/yum/x86_64/[centos/fedora-version]/[repository]/packages
以上的[repository]表示下載包的來源倉庫的名稱(例如:base、fedora、updates)
在fedora 23中, 安裝mysql workbench:
下載地址: 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workbench/ 但是下載下來后, 用 rpm -ivh ....
安裝不了, 有很多的依賴包問題...
完美解決, linux下管理mysql的可視化工具: 也有: phpMyAdmin.rpm包 , 直接使用 dnf install phpMyAdmin這個包就好了!
linux下phpmyadmin的配置:
phpmyadmin是用php語言寫的, 所以它的配置文件: /etc/phpMyAdmin/config.inc.php也是一個php文件!
里面的服務器可以有多個: $cfg['Servers'][$i]['host'] = 'localhost';
allow[2'lau], 允許 肯定要 大聲 嗷嗷的說... 注意跟low, blow的區別
在/etc/phpMyAdmin/config.inc.php中, 關於登錄認證的配置是:
$cfg['Servers'][$i]['AllowRoot'] = true; // 默認的是false, 要改為true, root才能登錄;
$cfg['Servers'][$i]['AllowNoPassword'] = true; // 默認的也是false, 要改為true, root才能登錄;
那么, 第一次用root登錄后, 你可以創建新用戶, 創建密碼, 然后再將上面的配置改回來, 為了增加安全性.
$cfg['Servers'][$i]['host'] = 'localhost'; // MySQL hostname or IP address
填寫localhost或mysql所在服務器的ip地址, 如果mysql和該phpmyadmin在同一服務器,則按默認localhost, 在同一個機器上的, 就填寫localhost...
auth_type: 有cookie, config, http幾種類型. 其中config是不需要用戶名和密碼的. 如果設置用戶名和密碼, 即使你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 都不能登錄成功. ???
所以 最好還是把 auth_type設置為 cookie.
**dnf跟yum還是有些區別的, 比如dnf install就包括了 yum install和 groupinstall, 而且也沒有 localinstall了. **
__在 linux中, 如果要訪問本地文件的html, 需要使用 本地文件協議: file://, 即 file:///usr/share/... __
在linux中, 安裝了phpmyadmin后, 默認的是要寫入到apache的 httpd配置目錄中的, 在 /etc/httpd/conf目錄中, 是httpd自己本身的配置文件, 在/etc/httpd/conf.d/ 目錄則是跟httpd相關的一些軟件的配置, 如安裝了phpmyadmin后, 將會在這里加一個 phpMyAdmin.conf, 其他還有 php.conf, welcome.conf等等. 所以最重要的是, 安裝了phpMyAdmin后, 要 重啟httpd服務! 這時, 訪問 localhost/phpmyadmin/才能訪問.
如同windows一樣, 在linux下, 安裝應用程序后, 其文件也是分布 (拷貝)到各個地方的, 包括配置文件, 庫文件, 程序文件, 但是 跟Windows "隱藏"策略不同的是, linux可以讓你, 很清楚的知道, 拷貝安裝了哪些文件, 在哪些地方: 使用命令: rpm -ql ??? q是query查詢的意思, l是list列表的意思
所以, 可以看到 phyMyAdmin的配置文件在 /etc/phpMyAdmin, 和 /etc/httpd/conf.d等位置, 而它的庫文件在 /var/lib/中, 而它的 主要程序文件/資源文件/等放在 /usr/share/phpMyAdmin中的...
/usr/share目錄是做什么用的?
- /usr 這個是系統存放程序的目錄,不是存放用戶資料的地方, 那個是在home目錄
- /usr 里面放置的數據屬於可分享的與 不可變動 的。
- 比如命令、幫助文件等。這個目錄下有很多的文件和目錄。
- 當我們安裝一個Linux發行版官方提供的軟件包時,(使用rpm, yum, dnf安裝時, )大多安裝在這里。
- 如果有涉及服務器配置文件的,會把配置文件安裝在/etc目錄中。/usr目錄下包括涉及字體目錄/usr/share/fonts ,幫助目錄 /usr/share/man或/usr/share/doc, 當然更多的是, 各種程序的資源文件 目錄, 和相關的腳本 文件目錄
- 普通用戶可執行文件目錄/usr/bin 或/usr/local/bin 或/usr/X11R6/bin ,超級權限用戶root的可執行命令存放目錄,比如 /usr/sbin 或/usr/X11R6/sbin 或/usr/local/sbin 等;還有程序的頭文件存放目錄/usr/include。
linux無法啟動mariadb數據庫服務????
dark blue: 深藍色, 青色,
cyan: 深藍色, 青色, 氰化物 [sai2n]
cy'anic [sai'2nik] 深藍色的
darkgreen 深綠色, 這個顏色很好. darkblue比blue確實要 深一些的顏色.
網頁設計/ 代碼書寫 中的一個基本點, 網頁頁面排版方式跟 其他文檔的 最大區別,就是 , 網頁排版/代碼書寫, 總是趨向於 縱向排列的, 豎向排列/垂直排列的.
/var/log/下沒有messages 這個文件???
-
在fc23中, 原本是沒有帶 "日志記錄"功能的. 所以在/var/log/下,是沒有messages這個文件的 相應的, 系統中 也沒有syslogd這個命令的. 也沒有 /etc/syslog.conf 和 /etc/sysconfig/sysklogd這些配置文件的,
**要記錄日志, 需要自己安裝 sysklogd 這個rpm包! 注意是 "sysklogd" 包. sys-k-logd , 中間有一個k, 不是 syslogd. 這個k表示 "kernel" 內核. ** -
安裝 sysklogd 這個命令后, 就可以在 /var/log目錄下生成messages 文件...., 同時也就生成兩個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sysklogd, 和/etc/syslogd.conf
-
在/etc/sysconfig/sysklogd配置文件實際上, 包含了兩個日志配置: syslogd 和 klogd. 其中klogd 是內核日志信息, 比syslogd的 優先級更高. syslogd 是根據 /etc/syslogd.conf配置來將日志寫入到/var/log/目錄下的對應文件和目錄中
所有的啟動配置, 其實都在 /etc/rc.d 這個目錄中. 它里面包含了 init.d, rc0~rc6.d 這些目錄, 然后, /etc/rc0~rc6.d和/etc/init.d都是 /etc/rc.d/下面對應目錄的 軟鏈接 而init.d中的服務是所有啟動級別都要啟動的服務..
安裝sysklogd, 使用dnf安裝, 不要使用rpm安裝:
配置文件是 /etc/syslog.conf , 不是syslogd.conf! 配置規則是:
/var/log/secure是和系統安全相關的日志信息.
klogd&syslogd的工作過程, 參考: http://blog.csdn.net/dickjtk/article/details/8544660
- 所有內核開機啟動信息, 都寫入到ring buffer中,只有一些比較emerge的信息才會由 printk()函數打印到屏幕
- /etc/init.d/sysklogd 會啟動兩個進程: Ksyslogd, 和 Syslogd
- dmesg輸出的是ring buffer中的信息, klogd讀取 環緩沖區 的信息, 然后傳送給syslogd讀取
- syslogd根據/etc/syslog.conf配置, 寫入信息到不同的對應的 日志文件中去...
dmesg: 是導出, 輸出 "系統啟動日志信息的".
網頁設計中, "黑色字體" 黑字, 是萬能字體顏色, 在任何背景下, 無論是藍色,綠色, 深色, 淺色的背景下, 都可以很好的顯示的!
車輛識別代碼是不是就是車架號?
車輛識別代碼就是汽車的身份證號,通常也稱之為車架號,
英文名是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VIN碼是由 17 位字母、數字組成的編碼,是制造廠為了識別而給一輛車指定的一組字碼,包含了車輛的生產廠家、年代、車型、車身型式及代碼、發動機代碼及組裝地點等信息,具有對車輛的唯一識別性。
記住幾個主要的國家的代碼就好了:
英國S, 法國V , 德國W, 意大利Z , 瑞典Y, 韓國K ,日本J, 第10位是出廠日期, 注意是車輛的出場日期, 跟行駛證上的登記日期一比較, 就知道是不是積壓車;
vin和發動機號的區別? 發動機型號,可以知道發動機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參數: 473QE: 4缸汽油機, 缸徑是 73mm, 采用Delphi德爾福獨立電噴管理系統.
/var/目錄有什么作用?
/var文件系統
/var 包括系統一般運行時要改變的數據.每個系統是特定的,即不通過網絡與其他計算機共享.
/var/catman
當要求格式化時的man頁的cache.man頁的源文件一般存在/usr/man/man* 中;有些man頁可能有預格式化的版本,存在/usr/man/cat* 中.而其他的man頁在第一次看時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完的版本存在/var/man 中,這樣其他人再看相同的頁時就無須等待格式化了. (/var/catman 經常被清除,就象清除臨時目錄一樣.)
/var/lib
系統正常運行時 要改變的文件. 系統要改變的文件. 要改變的系統文件! (系統運行時, 系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當系統運行時, 某些系統文件需要改變 / 創建/ 修改/ 刪除 時, 就放在這里, 如mysql連接時要創建的 socket文件就放在這里的!
/var/local
/usr/local 中安裝的程序的可變數據(即系統管理員安裝的程序).注意,如果必要,即使本地安裝的程序也會使用其他/var 目錄,例如/var/lock .
/var/lock
鎖定文件.許多程序遵循在/var/lock 中產生一個鎖定文件的約定,以支持他們正在使用某個特定的設備或文件.其他程序注意到這個鎖定文件,將不試圖使用這個設備或文件.
/var/log
各種程序的Log文件,特別是login (/var/log/wtmp log所有到系統的登錄和注銷) 和syslog (/var/log/messages 里存儲所有核心和系統程序信息. /var/log 里的文件經常不確定地增長,應該定期清除.
/var/run
保存到下次引導前有效的關於系統的信息文件.例如, /var/run/utmp 包含當前登錄的用戶的信息.
/var/spool
mail, news, 打印隊列和其他隊列工作的目錄.每個不同的spool在/var/spool 下有自己的子目錄,例如,用戶的郵箱在/var/spool/mail 中.
/var/tmp
比/tmp 允許的 大或需要存在較長時間的臨時文件. (雖然系統管理員可能不允許/var/tmp 有很舊的文件.)
MariaDB[(none)]: 表示, 目前沒有選擇/使用 任何數據庫. 如果use了數據庫, 會提示: MariaDB[mysql]...
they are only interested in preserving the power of the privileged. 特權: privilege ['privilidg]
**在數據庫查詢語句中, 只有數據庫名, 表名, 列名才不用引號, 而其他數據類型中, 也是根據"字面量" 來確定數據類型的. 因此, 在sql語句中, 如果是要表示 column_name = 值, 值的類型可以是數字, boolean,日期等, 如果不是這些, 是字符含義的字符串, 那么就要用引號引起來. 這個問題, 已經是反復的說過了, 不必再說了! **
mariadb/mysql存放數據/數據庫/表的位置, 在 /var/lib/mysql/目錄中, 其中包括, 鏈接服務器的套接字文件: socket=mysql.sock, 管理數據庫的mysql數據庫, 包括: func, db,event, servers, host, table_priv, time_zone, user表等等. 每個表, 包括三個文件: user.myi, user.myd, user.frm.
mysql和mariadb-server的配置文件, 是 /etc/my.cnf (完全簡寫! my=mysql/mariadb, cnf= config) 和 /etc/my.cnf.d中的內容.
一個最起碼的常識是, 在計算機程序中, 要輸入密碼, 是不能 直接在命令中 去輸入 "密碼字符串" 的, 因為, 凡是密碼, 為了保密, 總是要用 **** 來代替遮掩真實的字符的. 所以在mariadb的控制台, 使用交互登錄的時候, 你不能直接輸入 mysql -uroot -p123, 這個是錯誤的, 要用 mysql -uroot -p 命令, 然后等待 系統給你提示輸入密碼.... 如同在vim中的加密一樣, 輸入:X 然后要回車, 然后才能輸入密碼...
enter for none: none: pron. 代詞, 一個也沒有的意思...
安裝了 mariadb后, 可以在命令行, 注意不是進入mariadb后, 直接輸入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進行安全 設置....
just: 剛剛, 通常和現在完成時連用, 如: if you've just done... 固定用法...
tail命令的參數 -F = --retry, 只是輸出文件新增加的內容: output appended data as the file grows
/var/lib/保存的是系統在運行中, 會發生改變的一些數據/文件 . 這里面會放入一些 東西, 有時會 刪除一些東西...當mariadb運行起來后, 才會有 mysql.sock套接字文件, 在/var/run/mariadb/中, 才會有 mariadb.pid進程文件...
不能啟動mariadb.service的原因,
是不是因為 字符集設置錯誤? 參考: http://www.cnblogs.com/CodeWu91/p/6142958.html
!!!! 但是修改了/添加了字符集, 還是不行!!
mysql的配置文件名 , 是很精簡了的, 包闊名稱和擴展名: my.cnf
assort: vt. 把...分類; vi: 般配, 相稱. ill-assorted: 不般配的, they seem an ill-assorted couple
assorted: 各種各樣的, 混雜的. Disabling something is recommended to prevent assorted security risks. (prevent本身可以做及物動詞, risk可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