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Esri的Portal for ArcGIS(下面簡稱Portal),用戶可以搭建一個本地的地理信息雲平台。圍繞着這個雲平台,Esri為不同的終端提供了響應的解決方案,其中Collector for ArcGIS(下面簡稱Collector)就是面向智能移動終端的一個地理數據采集解決方案。
Collector作為一個即拿即用的應用程序,用戶無需投入額外的開發成本,就能實現戶外地理數據的訪問和采集。它主要提供以下具體功能:
- 瀏覽地圖
- 采集位置、屬性、照片
- 查找地點、規划路線和導航
- 地圖下載、要素同步
- 離線使用
- 軌跡記錄
下面筆者就之前安裝的Collector 10.4.2 安卓版本和Portal for ArcGIS 10.5版本,寫一下本人的體驗感受和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要使用Collector,首先需要在Portal中創建WebMap,這項任務使用Portal內置的地圖查看器就能完成。地圖查看器實際上是一個在線的制圖系統,操作簡單,這里就不深入介紹了。針對離線地圖,重點提及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對於需要離線編輯的要素圖層,需要在服務功能上啟用Sync同步功能。如果服務是通過ArcGIS Server發布的,則在服務屬性功能(Capabilities)欄中可以勾選啟用同步功能;如果服務是托管在Portal中的要素服務,則在對應的Portal條目屬性中設置,如下圖。
另外還可以通過額外的設置,來控制用戶的編輯行為,如下圖。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WebMap的離線設置,可以在對應的Portal條目屬性中設置。如下圖。
點擊顯示高級選項,可以控制同步的內容,例如可以設置在初始化時不下載已有數據,這樣能縮短下載時間。
當上述工作准備好后,就可以使用Collector 來進行數據采集了 。進入Collector后,點擊切換賬號菜單。在系統彈出窗口中輸入Portal for ArcGIS的Url地址,點擊繼續后,輸入門戶的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后,Collector會列出當前賬號下的WebMap。
對於離線地圖,會顯示同步按鈕。在聯網的情況下,點擊同步,系統會彈出地圖界面,用戶可交互選擇需要下載的區域和地圖切片級別。成功下載后,再次打開地圖,則只會看到范圍內的區域。這里要注意一點,在初始下載同步的時候,盡量選擇當次采集任務需要覆蓋的地理范圍,因為離線后的地圖范圍是無法擴張的,如果采集范圍超出了離線地圖范圍,則需要刪除已經離線的地圖,重新下載同步。
地圖離線后就可以進行數據采集了,Collector的采集流程十分人性化,支持默認屬性值和取值范圍自動驗證,支持添加圖片作為附件。
對於線和面幾何類型的圖層,Collector還支持使用流方式進行自動采集。這項功能特別適合於搭乘車輛或者船只采集大范圍區域位置的采集場景。采集完畢后,可以在地圖的同步按鈕上查看變更的記錄數目,在聯網的情況下,再次點擊同步就能把數據推送會平台。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Collector的同步功能是不考慮沖突的,它永遠以它的版本為准。例如同一條記錄,在移動端更新了,同時在平台中把數據刪除了,同步后,更新后的數據在平台中會重現。
Collector作為專門面向數據采集人員的應用程序,除了支持智能設備自帶的GPS定位外,還支持專業的定位設備,例如RTK GNSS系統,通過藍牙或者連接線,可以為Collector添加這類專業的位置接受器,同時支持不同的地區坐標系,例如北斗系統所采用的中國2000坐標系統。
Collector作為一款現成的地理數據采集程序,用戶交互界面設計和功能都十分實用。同時作為Portal地理平台的一個移動端,完全體現出一圖多端應用的理念。普通的業務人員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上手,有效地提高了戶外的工作效率。未來版本能支持新的矢量地圖切片底圖就更好了。